第一章 绪论 | 第1-12页 |
·移动增值业务发展的背景、意义及现状 | 第8-12页 |
·移动增值业务的发展背景及地位 | 第8-9页 |
(1) 发展背景 | 第8页 |
(2) 地位 | 第8-9页 |
·移动增值业务发展的意义 | 第9-10页 |
·移动增值业务发展总体现状 | 第10-12页 |
(1) 中国总体加速发展,短信收入下降 | 第10-11页 |
(2) 中国 SP/CP的管理逐步规范 | 第11-12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2页 |
第二章 中国移动增值业务的发展历程 | 第12-21页 |
·中国移动增值业务的定义及种类 | 第12-15页 |
·移动增值业务的定义 | 第12-13页 |
·移动增值业务的特征 | 第13页 |
(1) 赢利模式:从数量增长转向时长增长 | 第13页 |
(2) 核心要素:从网络容量转向信息应用 | 第13页 |
(3) 产业链条:从封闭走向开放合作 | 第13页 |
·增值业务所包含的种类 | 第13-15页 |
(1) 完全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移动增值业务 | 第13-14页 |
(2) 消费电子和行业应用与移动通信终端的结合 | 第14-15页 |
(3) 脱离移动通信网络的移动增值业务 | 第15页 |
·主要移动增值业务发展的历程及现状 | 第15-17页 |
·服务层面 | 第15-16页 |
·业务层面 | 第16-17页 |
·增值业务发展级慢的原因 | 第17页 |
(1) 增值业务的应用开发与客户需求不完全一致 | 第17页 |
(2) 没有形成“共赢”的盈利模式 | 第17页 |
(3) 政策问题制约虚拟运营商的发展 | 第17页 |
·中国移动增值业务管理历程 | 第17-21页 |
·市场规模和用户规模持续增长 | 第18页 |
·业务发展呈多元化态势 | 第18-19页 |
(1) 以短信业务为代表的 2G业务进入稳定发展阶段 | 第18页 |
(2) WAP、彩铃成为移动增值业务市场的亮点 | 第18页 |
(3) JAVA业务的发展需要催化剂 | 第18页 |
(4) 中国移动加大行业应用推广力度 | 第18-19页 |
·产业合作紧密携手 | 第19-20页 |
(1) 移动运营商加强了对整个产业链的控制力度 | 第19-20页 |
(2) 通过移动终端实现移动增值业务推广和使用的模式和思路逐渐成型 | 第20页 |
(3) 手机厂商与 SP间开始了多纬度合作 | 第20页 |
·中国移动增值业务市场的发展趋势 | 第20-21页 |
第三章 中国联通及欧美国家移动增值业务发展历程 | 第21-26页 |
·中国联通增值业务发展历程 | 第21-23页 |
·联通增值业务支持与服务中心揭牌 | 第21-22页 |
·深化发展模式转型力推增值业务 | 第22-23页 |
(1) 为增值业务提供强大的资源保证 | 第22页 |
(2) 以 UNI战略联盟将蛋糕做大 | 第22-23页 |
(3) 迎接3G到来的增值业务 | 第23页 |
·国外增值业务的发展现状 | 第23-26页 |
·主要国外运营商增值业务的发展 | 第23-25页 |
(1) 日本 | 第23-24页 |
(2) 美国 | 第24页 |
(3) 欧洲 | 第24-25页 |
·国外3G运营经验值得借鉴 | 第25-26页 |
第四章 3G到来之后中国移动增值业务的展望 | 第26-38页 |
·主要3G移动增值业务 | 第26-34页 |
·基于未来3G时代的业务分类 | 第26-28页 |
·三种有前途的移动增值业务 | 第28-30页 |
·目标用户群 | 第30-34页 |
(1) 给中国移动的建议 | 第32-33页 |
(2) 给业务开发者的建议 | 第33页 |
(3) 实例:中国移动 MMS的 SWOT分析 | 第33-34页 |
·主要商务模式 | 第34-35页 |
·普通合作 | 第35页 |
·半紧密型合作 | 第35页 |
·紧密型合作 | 第35页 |
·业务发展前景及展望 | 第35-38页 |
·2.5G业务将持续增长 | 第35-36页 |
·手机电视业务将逐步升温 | 第36-37页 |
·业务创新成为重中之重 | 第37-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