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诉讼制度研究
引言 | 第1-9页 |
第一章 群体诉讼制度概述 | 第9-11页 |
第一节 民事诉讼概论 | 第9-10页 |
第二节 群体诉讼概论 | 第10-11页 |
第二章 群体诉讼制度在国外的发展现状及比较分析 | 第11-22页 |
第一节 群体诉讼制度在国外的发展现状 | 第11-16页 |
一、英国:群体诉讼制度的发源地 | 第11-13页 |
二、美国的集团诉讼 | 第13-14页 |
三、日本的选定当事人制度 | 第14-15页 |
四、德国的团体诉讼制度 | 第15-16页 |
第二节 群体诉讼制度的比较分析 | 第16-22页 |
一、群体诉讼制度的共同特征 | 第16-18页 |
二、群体诉讼制度的差异及其原因探析 | 第18-22页 |
第三章 群体诉讼制度的再认识及其功能定位 | 第22-27页 |
第一节 群体诉讼制度的再认识 | 第22-23页 |
一、群体诉讼是一个独立的诉讼类型 | 第22页 |
二、群体诉讼制度是一个开放的体系 | 第22-23页 |
三、群体诉讼是一种诉讼的方式 | 第23页 |
第二节 群体诉讼制度的功能定位 | 第23-27页 |
一、纠纷解决功能 | 第23-24页 |
二、权利救济功能 | 第24-25页 |
三、公共利益保障功能 | 第25-27页 |
第四章 群体诉讼制度在我国的具体实践及其现状分析 | 第27-35页 |
第一节 群体诉讼制度在我国的具体实践 | 第27-28页 |
第二节 我国群体诉讼制度的现状分析 | 第28-35页 |
一、代表人诉讼与传统民事诉讼理论的冲突 | 第29-31页 |
二、代表人诉讼制度的缺陷 | 第31-35页 |
第五章 我国群体诉讼制度的改进和完善 | 第35-46页 |
第一节 与群体诉讼制度有关的理论完善 | 第35-36页 |
第二节 我国群体诉讼的制度完善 | 第36-46页 |
一、我国群体诉讼制度模式的改进和完善 | 第36-40页 |
二、代表人诉讼相关立法的改进和完善 | 第40-43页 |
三、法院内部制度的改进和完善 | 第43-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主要参考资料及文献 | 第47-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