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18页 |
| ·选题目标及意义挂齿 | 第11页 |
| ·目标 | 第11页 |
| ·意义 | 第11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页 |
| ·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 ·大型矿集区与接替资源 | 第11-12页 |
| ·国外大型矿集区隐伏矿定位预测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国内大型矿集区隐伏矿定位预测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5页 |
| ·技术路线及主要工作量 | 第15-16页 |
|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 ·主要工作量 | 第16页 |
| ·主要成果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隐伏矿找矿与大比例尺定位预测研究 | 第18-34页 |
| ·隐伏矿(体)定义及其寻找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 第18-20页 |
| ·隐伏矿(体)的概念 | 第18页 |
| ·重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第18-20页 |
| ·隐伏矿床(体)定位预测发展过程概述 | 第20-21页 |
| ·加强地质基础理论研究,拓展找矿新思维 | 第21-23页 |
| ·战略思维—理论发展与创新 | 第21-22页 |
| ·方法途径—“就矿找矿”与“模型找矿” | 第22-23页 |
| ·坚持综合方法技术勘查,充分利用新方法、新技术 | 第23-26页 |
| ·新方法、新技术的发展应用 | 第23-25页 |
| ·应用综合方法技术普查、预测是地质找矿的主要手段 | 第25-26页 |
| ·立体地质填图与隐伏矿(体)定位预测研究 | 第26-34页 |
| ·深部地质填图与立体地质填图 | 第26页 |
| ·中比例尺(1:5万)综合信息立体成矿预测 | 第26-31页 |
| ·大比例尺立体地质填图 | 第31-32页 |
| ·深部隐伏矿定位预测的探讨 | 第32-34页 |
| 第三章 铜陵大型矿集区成矿地质背景、成矿规律与矿床类型 | 第34-58页 |
| ·区域成矿地质构造背景 | 第34-45页 |
| ·区域地质构造及发展演化 | 第34-35页 |
| ·铜陵矿集区构造格局 | 第35页 |
| ·深部地质特征 | 第35-39页 |
| ·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 第39-45页 |
| 1. 地层与成矿 | 第39页 |
| 2. 构造与成矿 | 第39-45页 |
| (1) 接触构造控矿—岩体侵入接触构造是夕卡岩型矿床的主要控矿构造 | 第40-43页 |
| (2) 侵入体旋转构造控矿 | 第43-44页 |
| (3) 岩浆岩与成矿 | 第44-45页 |
| ·矿床类型与成矿模式 | 第45-50页 |
| ·主要矿床类型 | 第45-46页 |
| ·成矿模式 | 第46-50页 |
| ·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场特征 | 第50-58页 |
| ·区域地球物理场背景 | 第50-54页 |
| ·区域地球化学场背景 | 第54-58页 |
| 第四章 狮子山矿田矿床地质特征、成因分析与找矿模式 | 第58-75页 |
| ·概述 | 第58-59页 |
| ·狮子山矿田成矿地质条件和控矿因素分析 | 第59-63页 |
| ·地层及其与成矿的关系 | 第59页 |
| ·构造控矿特征 | 第59-62页 |
| ·侵入体与成矿的关系 | 第62-63页 |
| ·典型矿床地址特征 | 第63-65页 |
| ·冬瓜山铜矿床 | 第63-65页 |
| ·东狮子山铜矿 | 第65页 |
| ·矿床成因与成矿模式分析 | 第65-67页 |
| ·矿床成因 | 第65-66页 |
| ·成矿模式 | 第66-67页 |
| ·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场特征及综合找矿模式 | 第67-75页 |
| ·地球物理特征 | 第67-70页 |
| ·地球化学特征 | 第70-71页 |
| ·综合找矿模式 | 第71-75页 |
| 第五章 隐伏矿找矿靶区优选与大比例尺定位预测 | 第75-103页 |
| ·靶区优选依据 | 第75-88页 |
| ·地质成矿规律的认识 | 第75-76页 |
| ·深反射地震反映铜陵矿集区地壳结构及成矿作用的启示 | 第76-80页 |
| ·浅层高分辨率地震揭示浅层地壳结构、构造与找矿方向 | 第80-85页 |
| ·地震层析成像清晰反映了浅层地壳结构、构造与岩体位置及形态 | 第85-86页 |
| ·地球物理(重、磁)资料的二次开发 | 第86-88页 |
| ·隐伏矿大比例尺定位预测 | 第88-96页 |
| ·高精度磁法测量 | 第88-89页 |
| ·高精度重力测量 | 第89-90页 |
| ·电导率层析成像电磁测量(EH-4) | 第90-93页 |
| ·隐伏矿预测靶区 | 第93-96页 |
| ·狮子山矿田隐伏矿定位预测有效方法技术组合分析 | 第96-103页 |
| ·目前常用的隐伏矿勘探物探方法 | 第96-99页 |
| ·隐伏矿定位预测有效方法技术组合分析 | 第99-101页 |
| ·深部隐伏矿定位预测方法技术组合探讨 | 第101-103页 |
| 结束语 | 第103-105页 |
| 1. 主要成果 | 第103页 |
| 2. 存在的不足 | 第103-105页 |
| 致谢 | 第105-106页 |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106-114页 |
| 博士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第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