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临床学论文--中医诊断学论文

舌象图像生成客观干预方法与在脾胃湿热证的运用研究

引言第1-13页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第13-21页
 一、第一阶段80年代-90年代第13-15页
  (一) 基于舌色板的研究模式第13页
  (二) 基于光电学分析方法的研究模式第13-14页
  (三) 基于摄影方式的研究模式第14页
  (四) 其它的研究方向第14-15页
 二、第二阶段90年代以降第15-18页
  (一) 中医舌诊自动识别系统第15-16页
  (二) 中医舌象真彩色系统第16页
  (三) 电脑化中医舌诊系统第16-17页
  (四) WZX舌色分析系统第17页
  (五) 中医舌象分析仪第17-18页
 三、临床实验第18-21页
第二部分 舌象撷取过程变因控制第21-37页
 一、舌象撷取过程变因分析第21-32页
  (一) 拍摄环境中的变因第21-25页
   1. 光源第22页
   2. 色温和相关色温第22-23页
   3. CIE标准照明体和标准光源第23-24页
    (1) CIE标准照明体 A、B、C、E第23页
    (2) CIE标准光源第23-24页
   4. CIE标准观测条件第24-25页
    (1) 45°/垂直第24-25页
    (2) 垂直/45°第25页
    (3) 漫射/垂直第25页
    (4) 垂直/漫射第25页
  (二) 数码相机与镜头第25-32页
   1. 数码相机的分类第26-27页
   2. 数码相机的结构及其功能第27页
   3. 数码图像的存储格式第27-28页
   4. RAW格式第28-29页
   5. 镜头第29-32页
 二、图像处理过程变因控制第32-37页
  (一) 色彩校正第32-33页
  (二) 色彩管理与色彩空间第33-37页
   1. RGB色彩空间第33页
   2. CMYK色彩空间第33-34页
   3. 1931 CIE XYZ色彩空间第34页
   4. CIE Lab均匀色彩空间第34-35页
   5. HSB色彩空间第35页
   6. sRGB色彩空间第35-37页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第37-48页
 一、研究目的第37页
  (一) 客观化干预图像生成方法第37页
  (二) 可重复性第37页
  (三) 操作简便性第37页
  (四) 基础性第37页
 二、资料与方法第37-41页
  (一) 研究对象第37-39页
   1. 病例来源第37页
   2. 病例选择第37-39页
   3. 病例分组第39页
  (二) 舌象撷取方法第39-40页
   1. 拍摄时间第39-40页
   2. 拍摄地点第40页
   3. 拍摄光源第40页
   4. 光源架设第40页
   5. 订定拍摄参第40页
   6. 相机位置第40页
   7. 症状、体征调查表第40页
  (三) 图像后期处理第40-41页
   1. 色彩校正第40页
   2. 图像处理第40-41页
  (四) 统计学分析方法第41页
 二、结果第41-44页
  (一) 一般资料第41-42页
  (二) 舌象图像在CMY、HSB、Lab色彩空间分布的分析第42-44页
 三、讨论第44-48页
  (一) 研究意义第44-45页
  (二) 研究特色第45-46页
   1. 照明体色温第45-46页
   2. 相机、镜头选择第46页
   3. 图像处理软件选择第46页
  (三) 统计资料分析第46-48页
   1. 舌质部分第46页
   2. 舌苔部分第46-48页
第四部分 结论与展望第48-49页
 一、结论第48页
 二、展望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3页
附录第53-57页
附表第57-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BMPR-Ⅱ基因5-侧翼区CpG岛甲基化状态与基因表达关系的研究
下一篇:大学生购买电脑的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