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9页 |
第一章 侵权行为之债及其保护的必要性 | 第9-19页 |
第一节 侵权行为之债的概念和特征 | 第9-13页 |
一、侵权行为之债的概念 | 第9-10页 |
二、侵权行为之债的内容 | 第10-12页 |
三、侵权行为之债的性质和特征 | 第12-13页 |
第二节 侵权行为之债的社会功能 | 第13-17页 |
一、侵权行为侵害的对象 | 第13-15页 |
二、侵权行为之债的社会功能 | 第15-17页 |
第三节 侵权行为之债保护的必要性 | 第17-19页 |
一、是保护受害人利益,维护人权的需要 | 第17页 |
二、是增进社会安全感,促进社会和谐的需要 | 第17页 |
三、是落实惩戒功能,维护社会正义的需要 | 第17-19页 |
第二章 侵权行为之债保护的历史考察 | 第19-26页 |
第一节 侵权行为之债保护的历史考察 | 第19-21页 |
一、侵权责任的历史演变 | 第19-20页 |
二、债权保障的历史演变 | 第20-21页 |
三、侵权行为之债保护的发展趋势 | 第21页 |
第二节 现代民法对侵权行为之债保障的不力 | 第21-26页 |
一、现代民法债权保障的弱化 | 第21-23页 |
二、债权保障制度对侵权行为之债保护的不力 | 第23-26页 |
第三章 责任保险和社会保障制度对侵权行为之债的保护 | 第26-32页 |
第一节 责任保险对侵权行为之债的保障作用 | 第26-28页 |
一、责任保险对侵权行为之债的保障作用 | 第26-27页 |
二、责任保险在侵权行为之债保障中的局限性 | 第27-28页 |
三、责任保险对侵权行为法的影响 | 第28页 |
第二节 社会保障制度对侵权行为之债的保障作用 | 第28-32页 |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填补损害功能 | 第28-29页 |
二、社会保障制度对侵权行为之债保障的局限性 | 第29-30页 |
三、社会保障制度对侵权行为法的影响 | 第30-32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侵权行为之债保障的制度体系 | 第32-44页 |
第一节 侵权行为之债保障的制度体系 | 第32-33页 |
一、侵权行为法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地位 | 第32页 |
二、责任保险应当优先发展 | 第32-33页 |
三、社会保障制度是最后防线 | 第33页 |
第二节 完善侵权行为人责任财产赔偿的有关制度 | 第33-37页 |
一、侵权行为之债诉讼时效制度的完善 | 第33-34页 |
二、有限责任制度的完善 | 第34-35页 |
三、破产法中免责制度的完善 | 第35-37页 |
第三节 充分发挥保险制度对侵权行为之债的保障作用 | 第37-39页 |
一、推行强制责任保险 | 第37-38页 |
二、积极发展商业保险事业 | 第38-39页 |
第四节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对受害人救助的制度 | 第39-40页 |
一、现阶段社会保障制度对侵权行为之债保障的领域选择 | 第39页 |
二、重大事故救助基金的建立 | 第39-40页 |
三、重大事故救助的程序 | 第40页 |
第五节 完善刑法对侵权行为之债保护的力度 | 第40-44页 |
一、刑法保障债权的理论基础 | 第40-41页 |
二、中外刑法中有关保障债权的法律规定 | 第41-42页 |
三、完善我国刑法对侵权行为之债保护的设想 | 第42页 |
四、侵害债权罪及其构成要件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5页 |
后记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