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育学论文

教育学原理学科科学化问题研究

内容提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导言第8-27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8-10页
 二、原因分析第10-15页
 三、研究背景和方法第15-25页
 四、本研究的创新点第25页
 五、小结第25-27页
第二章 教育学原理学科的性质和研究域第27-39页
 一、作为学科与课程的教育学第27-29页
 二、作为学科与课程的教育学原理第29-30页
 三、原理与原理理论第30-32页
 四、教育学原理学科的地位第32-34页
  (一) 教育学原理的历史地位第32-33页
  (二) 教育学原理的现实地位第33-34页
 五、教育学原理的学科性质第34-36页
  (一) 三种科学研究和三种科学学科第34-35页
  (二) 教育学原理与教育哲学的边界第35-36页
 六、教育学原理学科的研究对象问题第36-38页
 七、小结第38-39页
第三章 方法论取向和研究模式第39-54页
 一、科学与科学理论第39-43页
  (一) 科学的本质第39-41页
  (二) 科学理论的判定标准第41-43页
 二、科学教育理论的性质第43-49页
  (一) 自然历史统一性第44-45页
  (二) 对理论形态的考察第45-49页
 三、可资借鉴的研究模式和技术第49-53页
  (一) 演绎-定律论模式第49-50页
  (二) 人类学模式第50-52页
  (三) “突变-选择模式”第52-53页
 四、小结第53-54页
第四章 实证性的历史分析与综合研究第54-66页
 一、研究的方法论原则第54-55页
 二、研究目的第55页
 三、研究对象和内容第55-57页
 四、样本的选择第57-58页
 五、研究方法第58页
 六、研究结果第58-61页
 七、讨论分析第61-65页
 八、小结第65-66页
第五章 教育学原理学科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概念第66-81页
 一、“概念置换法”及其应用第66-67页
 二、教育定义的科学化第67-72页
 三、学科的基本问题第72-74页
 四、学科的基本概念第74-79页
  (一) 教育目的第75页
  (二) 教育组织第75-76页
  (三) 学习系统第76-77页
  (四) 教育控制第77-78页
  (五) 学科基本概念结构的简化控制论模型第78-79页
 五、小结第79-81页
第六章 教育学原理学科理论框架的逻辑建构(上)第81-106页
 一、学科“理论框架”的建构逻辑第81-83页
 二、基于基本概念“教育目的”的范畴第83-106页
  (一) 认知发展第83-88页
  (二) 道德发展第88-91页
  (三) 课程第91-106页
第六章 教育学原理学科理论框架的逻辑建构(中)第106-121页
 三、基于基本概念“教育组织”的范畴第106-121页
  (四) 教育制度第106-110页
  (五) 教学第110-121页
第六章 教育学原理学科理论框架的逻辑建构(下)第121-141页
 四、基于基本概念“学习系统”的范畴第121-132页
  (六) 学习第121-132页
 五、基于基本概念“教育控制”的范畴第132-140页
  (七) 考试第132-140页
 六、小结第140-141页
第七章 教育学原理学科文本的语用合法性与措辞第141-151页
 一、科学化与语用合法性及措辞第141-143页
 二、文本实例研究第143-150页
 三、小结第150-151页
第八章 科学化、规律性与原创性第151-163页
 一、关于科学化的最后重申第151-154页
 二、对规律性和教育规律性的认识第154-158页
 三、理论的原创性问题第158-161页
 四、教育基本问题的一种可能的根本解决途径第161-163页
结语第163-166页
参考文献第166-178页
后记第178-180页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第180页

论文共1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妇科恶性肿瘤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与研究
下一篇: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对周围动脉狭窄性疾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