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3页 |
·概述 | 第7-8页 |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 第8-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城市公交换乘枢纽规划概述 | 第13-25页 |
·城市公交换乘枢纽的功能 | 第13-14页 |
·城市公交换乘枢纽的分类 | 第14-19页 |
·城市公交换乘枢纽规划布局的影响因素 | 第19-20页 |
·城市公交换乘枢纽规划原则 | 第20-21页 |
·现有公交换乘枢纽选址方法 | 第21-25页 |
·人机参与选址方法 | 第21-23页 |
·基于流量最大化的公交换乘枢纽选址方法 | 第23页 |
·基于城市结构形态的公交换乘枢纽选址方法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城市公交换乘枢纽交通需求预测及选址布局 | 第25-37页 |
·概述 | 第25页 |
·公交客流预测方法 | 第25-34页 |
·直接预测法 | 第26页 |
·四阶段预测法 | 第26-30页 |
·预测结果分析及枢纽布局 | 第30-34页 |
·城市对外交通换乘枢纽客流量预测方法 | 第34-35页 |
·城市公交换乘枢纽规模设计 | 第35-37页 |
·经验类比法 | 第35-36页 |
·调查计算法 | 第36-37页 |
第四章 基于公交IC 卡信息的公交换乘枢纽选址方法 | 第37-51页 |
·概述 | 第37-38页 |
·IC 卡记录的数据处理 | 第38-41页 |
·公交IC 卡收费系统简述 | 第38-39页 |
·公交IC 卡数据的采集过程 | 第39-40页 |
·公交IC 卡数据库结构 | 第40-41页 |
·公交IC 卡有效数据的提取 | 第41页 |
·换乘点的判断 | 第41-45页 |
·刷卡时间 | 第42-44页 |
·线路间最短距离系数矩阵 | 第44-45页 |
·换乘矩阵构造 | 第45-48页 |
·换乘点的聚类分析 | 第48-50页 |
·聚类分析方法的选择 | 第48-49页 |
·换乘点的聚类过程 | 第49-50页 |
·公交换乘枢纽的布局选址 | 第50页 |
·公交IC 卡数据库的改进建议 | 第50-51页 |
第五章 城市公交换乘枢纽的规划设计 | 第51-55页 |
·城市公交换乘枢纽的规划设计原则 | 第51-52页 |
·城市公交换乘枢纽主要交通设施配置 | 第52-54页 |
·城市公交换乘枢纽规划设计文件清单 | 第54-55页 |
第六章 长春市公交换乘枢纽规划 | 第55-69页 |
·长春市公交换乘枢纽系统的现状 | 第55-64页 |
·现有主要换乘站点及线路交汇情况 | 第55-57页 |
·公交换乘调查结果分析 | 第57-61页 |
·长春市公交换乘矩阵的构造 | 第61-64页 |
·长春市公交换乘枢纽系统规划 | 第64-69页 |
·常规公交之间换乘枢纽 | 第64页 |
·常规公交与轻轨之间的换乘枢纽 | 第64页 |
·对外交通换乘枢纽 | 第64-69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69-70页 |
·未来研究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摘要 | 第74-76页 |
ABSTRACT | 第76-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