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 英文摘要 | 第8-10页 |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0-27页 |
| 一、高等植物启动子功能和结构研究进展 | 第10-22页 |
| 1 组成型启动子的功能和结构特征 | 第11-13页 |
| ·Nos 和Ocs 启动子 | 第11-12页 |
| ·CaMV 35S 启动子 | 第12页 |
| ·Actl 启动子 | 第12-13页 |
| 2 组织特异型启动子的功能和结构 | 第13-17页 |
| ·韧皮部特异表达启动子 | 第13-14页 |
| ·维管组织特异性启动子 | 第14-15页 |
| ·种子特异性启动子的功能和结构 | 第15-17页 |
| ·双子叶植物种子特异性启动子的功能和结构 | 第15页 |
| ·单子叶植物种子表达特异性启动子的研究 | 第15-17页 |
| 3 诱导性启动子的功能和结构 | 第17-22页 |
| ·光诱导表达启动子 | 第17-19页 |
| ·温度诱导表达启动子 | 第19页 |
| ·低氧诱导表达启动子 | 第19-20页 |
| ·激素诱导表达启动子 | 第20-22页 |
| ·生长素诱导表达启动子 | 第20-21页 |
| ·赤霉素诱导表达启动子 | 第21页 |
| ·脱落酸诱导表达启动子 | 第21页 |
| ·乙烯诱导表达启动子 | 第21-22页 |
| ·创伤诱导表达启动子 | 第22页 |
| 二、启动子的应用 | 第22-27页 |
| 1 启动子的应用 | 第22-27页 |
| ·组成型启动子的应用 | 第23页 |
| ·组成型启动子在单子叶植物中的应用 | 第23页 |
| ·组成型启动子在双子叶植物中的应用 | 第23页 |
| ·组成型启动子在真菌中的应用 | 第23页 |
| ·特异性启动子的应用 | 第23-25页 |
| ·人工构建的诱导型启动子 | 第25-27页 |
| ·阻遏型启动子系统 | 第25-26页 |
| ·激活型启动子系统 | 第26-27页 |
| 第二部分 实验论文 | 第27-45页 |
| 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第27-28页 |
| ·植物材料 | 第27页 |
| ·菌株及载体 | 第27页 |
| ·酶及化学试剂 | 第27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7-28页 |
| ·培养基 | 第28页 |
| ·软件 | 第28页 |
| 2. 实验方法 | 第28-40页 |
| ·CTAB 法提取花生总DNA | 第29页 |
| ·花生植株的处理 | 第29页 |
| ·花生总DNA 的提取(CTAB 法) | 第29页 |
| ·花生总DNA 噬菌体文库的构建 | 第29-35页 |
| ·基因组DNA 消化 | 第29-31页 |
| ·Lambda 载体臂准备 | 第31-32页 |
| ·基因组部分消化产物与载体臂连接 | 第32-34页 |
| ·连接DNA 的包装及重组噬菌体的滴度测定 | 第34-35页 |
| ·PCR 法扩增Arachin 基因在基因组中的序列 | 第35-38页 |
| ·引物设计 | 第35页 |
| ·PCR 扩增 | 第35-36页 |
| ·回收DNA 片段 | 第36页 |
| ·PCR 产物连入pGEM-T easy vector | 第36-37页 |
|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转化 | 第37页 |
| ·质粒的提取 | 第37-38页 |
| ·质粒酶切 | 第38页 |
| ·TAIL-PCR 法扩增侧翼序列 | 第38-40页 |
| ·引物设计 | 第38-39页 |
| ·TAIL-PCR 反应体系 | 第39页 |
| ·TAIL-PCR 反应程序 | 第39-40页 |
| ·试剂盒回收DNA 片段 | 第40页 |
| ·PCR 产物与T-载体的连接 | 第40页 |
|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转化 | 第40页 |
| ·质粒提取 | 第40页 |
| ·质粒酶切 | 第40页 |
| 3.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40-45页 |
| ·基因组DNA 的提取结果 | 第40-41页 |
| ·基因组DNA 部分酶切结果 | 第41-42页 |
| ·噬菌体载体臂的准备 | 第42页 |
| ·噬菌体库的滴度测定 | 第42页 |
| ·花生种子贮藏蛋白Arachin 基因在基因组中的部分片段的扩增结果 | 第42-43页 |
| ·TAIL-PCR 扩增片段 | 第43-44页 |
| ·后续工作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55页 |
| 附录 | 第55-56页 |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