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5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5-36页 |
·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16-21页 |
·产品开发模式的变革 | 第16-18页 |
·先进制造技术 | 第18-20页 |
·快速制造技术 | 第20-2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1-32页 |
·快速制造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快速模具制造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3-26页 |
·快速模具模塑成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6-30页 |
·快速模具模塑成形设备及过程控制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30-32页 |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32-35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32-33页 |
·研究意义 | 第33-35页 |
·本文内容安排 | 第35-36页 |
第2章 快速模具模塑成形的机理及关键技术 | 第36-56页 |
·RT模塑成形工艺及特点 | 第36-38页 |
·典型工艺过程 | 第36-37页 |
·工艺特点 | 第37-38页 |
·RT模塑成形的技术体系 | 第38-40页 |
·RT模塑成形机理 | 第40-48页 |
·主要成形方法 | 第40-42页 |
·成形原料体系 | 第42-43页 |
·RT模塑的充模 | 第43-44页 |
·RT模塑的固化成形 | 第44-48页 |
·RT模塑成形的关键技术 | 第48-55页 |
·工艺参数优化技术 | 第51页 |
·成形过程数值分析技术 | 第51-52页 |
·成形过程智能控制技术 | 第52-53页 |
·成形精度控制技术 | 第53-54页 |
·成形材料的改性技术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3章 RT模塑成形充模过程的数值分析及工艺参数优化 | 第56-76页 |
·充模过程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 第56-59页 |
·充模过程的特点 | 第56-57页 |
·影响充模的主要工艺因素 | 第57-59页 |
·充模流动的数值仿真 | 第59-62页 |
·数值仿真的基本原理 | 第59-60页 |
·低压灌注成形的充模流动仿真 | 第60-62页 |
·工艺参数优化 | 第62-74页 |
·正交仿真实验设计 | 第62-64页 |
·实验分析 | 第64-69页 |
·工艺参数优化 | 第69-72页 |
·应用实例 | 第72-74页 |
·浇注口位置对RT模塑充模的影响 | 第74-75页 |
图3.15 浇注口布置在模腔最高位置时的流速分布 | 第74-75页 |
图3.16 浇注口布置在模腔最低位置时的流速分布 | 第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4章 低压灌注成形反应固化过程的数值分析 | 第76-90页 |
·反应固化过程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 第76-79页 |
·交联固化反应特性 | 第76-78页 |
·影响反应固化过程的主要因素 | 第78-79页 |
·反应固化过程的数学模型 | 第79-86页 |
·反应固化过程的数值分析 | 第86-89页 |
·分析流程 | 第86-87页 |
·实例分析 | 第87-89页 |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第5章 基于神经网络控制的快速模具低压灌注系统 | 第90-122页 |
·神经网络控制的基本原理 | 第90-94页 |
·人工神经元 | 第90-92页 |
·人工神经网络及神经网络控制 | 第92-94页 |
·低压灌注神经网络控制系统 | 第94-100页 |
·控制系统结构 | 第94-96页 |
·控制变量及控制规则 | 第96-100页 |
·神经网络控制器结构 | 第100-106页 |
·辨识器(NNI)结构 | 第101-102页 |
·控制器(NNC)结构 | 第102-106页 |
·控制算法 | 第106-112页 |
·辨识器算法 | 第106-108页 |
·控制器算法 | 第108-112页 |
·系统仿真及分析 | 第112-120页 |
·被控系统数学模型 | 第112-114页 |
·系统仿真及分析 | 第114-118页 |
·控制算法的改进 | 第118-120页 |
·本章小结 | 第120-122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22-125页 |
·全文总结 | 第122-123页 |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第123-125页 |
致谢 | 第125-126页 |
参考文献 | 第126-137页 |
附录A 被控系统(神经网络控制系统仿真实例) | 第137-139页 |
附录B 用户使用报告 | 第139-140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40-1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