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仪器、仪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结构论文

基于LMI的纳米级热驱动部件鲁棒H_∞控制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8页
   ·纳米级热驱动部件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9-11页
     ·超精密加工的发展状况第9-10页
     ·超精密加工的加工条件第10-11页
     ·基于热变形的驱动方案的研究意义第11页
   ·LMI与鲁棒控制理论的起源与发展第11-15页
     ·线性矩阵不等式(LMI)的产生与发展第11-12页
     ·鲁棒控制理论的起源与发展第12-14页
     ·H_∞控制器的求解方法比较第14-15页
   ·课题的提出及本论文的安排第15-18页
第二章 纳米级热驱动部件及其控制平台第18-26页
   ·基于热变形的纳米级热驱动部件第18-21页
     ·基于热变形的驱动方案的理论基础第18-19页
     ·半导体致冷器在热驱动中的应用第19页
     ·高精度位移传感器在纳米级位移测量中的使用第19-20页
     ·纳米级热驱动部件的安装结构第20-21页
   ·纳米级驱动部件控制平台第21-24页
     ·基于 PC机和单片机的控制平台第21-22页
     ·上位机和下位机通讯协议介绍第22-23页
     ·纳米级驱动部件控制平台的软件实现第23-24页
   ·本章小结第24-26页
第三章 温度干扰下的热驱动部件数学模型建立第26-33页
   ·分步拟合法在建立数学模型中的运用第26-27页
   ·功率输入热位移输出传递函数的建立第27-29页
   ·温度干扰热位移输出传递函数的建立第29-31页
   ·温度干扰下的热驱动部件数学模型第31-32页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四章 基于 LMI的鲁棒H_∞控制基础理论第33-45页
   ·LMI线性矩阵不等式第33-35页
     ·线性矩阵不等式的一般表示第33-34页
     ·一些标准的线性矩阵不等式问题第34页
     ·关于矩阵不等式的一个有用结论第34-35页
   ·H_∞鲁棒控制理论基础第35-40页
     ·鲁棒控制与鲁棒稳定性第35-36页
     ·H_∞鲁棒控制理论的实质第36-37页
     ·H_∞范数及其性能第37-38页
     ·H_∞标准设计问题第38-40页
   ·基于 LMI方法状态反馈H_∞控制设计方法第40-41页
   ·基于 LMI方法输出反馈H_∞控制设计方法第41-44页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五章 纳米级热驱动部件LMI鲁棒控制设计第45-58页
   ·热驱动部件抗干扰控制问题与H_∞标准设计问题的转换第45-47页
   ·热驱动部件状态反馈鲁棒控制器设计第47-51页
   ·热驱动部件输出反馈鲁棒控制器设计第51-54页
   ·鲁棒H_∞控制与PID相结合的混合控制方法设计第54-56页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时频分析的网络流量异常检测研究
下一篇:四川宁南地区铅锌成矿规律及证据权法成矿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