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机器辅助技术论文

面向CAD设计模型的计算多体动力学虚拟原型

第1章 绪论第1-23页
   ·虚拟原型技术的概念与研究背景第12页
   ·虚拟原型技术的研究应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第12-16页
     ·虚拟样机研究的现状第12-13页
     ·虚拟样机研究的注意点第13-14页
     ·设计分析模型表达的研究第14-16页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6-20页
     ·设计模型与多体动力学分析模型集成第17页
     ·多体动力学算法实现与软件开发第17-20页
   ·论文的研究难点与内容安排第20-23页
     ·设计分析模型的表达第20-21页
     ·多体动力学模型与算法实现第21页
     ·面向对象的多体动力学软件开发第21-23页
第2章 设计模型与分析模型的关联第23-78页
   ·设计分析模型的特点第23页
   ·设计分析模型的定义第23-44页
     ·设计分析模型框架MRA第25-27页
     ·设计分析模型的表达COB第27-33页
     ·EAM模型的形式化定义第33-37页
     ·EAM模型的实例化CAD接口第37-44页
   ·设计分析模型对多体动力学分析应用的实现第44-55页
     ·多体模型对ABBs的要求第45-46页
     ·多体模型对APMs的要求第46-50页
     ·多体模型对EAMs的要求第50-55页
   ·设计分析模型在CAD软件CAXA中的研究第55-62页
     ·CAD中多体动力学物理属性的提取第55-59页
     ·CAD中多体动力学约束模型的实现第59-62页
   ·设计分析模型在CAD软件SolidWorks中的实现第62-72页
     ·三维CAD软件SolidWorks的特点第62页
     ·参数化建模第62页
     ·装配约束到多体动力学约束模型自动提取的研究第62-65页
     ·装配约束到多体动力学约束模型手动提取的研究第65-66页
     ·动力学分析模型与CAD模型的映射集第66-68页
     ·初始参数的确定第68-70页
     ·动态仿真的实现第70-72页
     ·可视化虚拟组件的实现第72页
   ·设计分析模型对多体动力学分析应用的实例研究第72-76页
   ·小结第76-78页
第3章 计算多体动力学模型第78-108页
   ·多体动力学模型的建立第78-80页
     ·多体动力学的研究内容第78-79页
     ·多体动力学笛卡尔模型的研究内容第79-80页
   ·多刚体系统运动学第80-95页
     ·空间运动多刚体系统第81-84页
     ·运动学基本约束第84-90页
     ·运动副约束方程第90-91页
     ·绝对约束第91-93页
     ·驱动约束第93-95页
   ·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第95-99页
     ·空间单刚体动力学方程第95-98页
     ·空间多刚体系统动力学方程第98-99页
   ·逆向动力学分析第99-100页
   ·系统位形集成第100-104页
   ·自由度分析、冗余约束的判断第104-106页
   ·小结第106-108页
第4章 计算多体动力学模型算法第108-141页
   ·多体动力学求解方法分类与比较第108-109页
   ·多体动力学求解算法的概述第109-110页
   ·多体动力学求解算法第110-138页
     ·运动学计算的组织第110-112页
     ·动力学计算的组织第112-114页
     ·求解微分—代数方程组DAE第114-138页
   ·多体动力学计算误差讨论第138-140页
   ·小结第140-141页
第5章 面向对象的多体动力学软件开发第141-163页
   ·面向对象的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的体系结构第141-147页
     ·多体系统动力学软件d3Mechs层次结构第141-147页
     ·多体系统动力学软件d3Mechs用例图第147页
     ·多体系统动力学软件d3Mechs流程图第147页
   ·面向对象的多体动力学仿真研究第147-156页
     ·多体系统动力学MVC解算仿真模型第148-150页
     ·运动学分析第150-153页
     ·动力学分析第153-156页
   ·面向对象的多体动力学可复用程序第156-161页
     ·算法模板第156-158页
     ·表达式语义解析工具第158-159页
     ·支持数值算法库接口第159-160页
     ·支持三维数据结构接口第160页
     ·仿真跟踪接口类第160页
     ·驱动调用接口类第160-161页
     ·软件设计模式接口类第161页
   ·小结第161-163页
第6章 实例研究第163-180页
   ·曲柄滑块机构(二维-三维多体)第163-166页
   ·空间曲柄滑块机构1第166-168页
   ·空间四连杆机构1第168-169页
   ·空间曲柄滑块机构2第169-172页
   ·空间四连杆机构2第172-173页
   ·多自由度空间机器人第173-176页
   ·卷簧双复摆第176-177页
   ·七连杆机构第177-179页
   ·小结第179-180页
结论第180-183页
致谢第183-184页
参考文献第184-193页
附录A第193-199页
 A.1 矢量数学和空间坐标第193-195页
 A.2 刚体动力学第195-198页
 A.3 线性方程求解和矩阵分解第198-199页
附录B第199-210页
 B.1 平面运动多刚体系统第199-203页
 B.2 平面单刚体动力学方程第203页
 B.3 平面多刚体系统动力学方程第203-204页
 B.4 约束反作用力第204-207页
 B.5 静平衡分析第207-208页
 B.6 奇异构形第208-210页
附录C第210-214页
 C.1 面向对象的建模语言UML第210-212页
 C.2 COB结构语法第212-213页
 C.3 COB实例语法第213-21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214页

论文共21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移动查车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高容量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