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问题提出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3-16页 |
·研究目标 | 第13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论文结构 | 第15-16页 |
·研究成果与创新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41页 |
·循环经济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8页 |
·循环经济理论 | 第18-22页 |
·循环经济运行模式的产生 | 第22-24页 |
·国内外发展循环经济实践 | 第24-28页 |
·循环经济绩效评价的研究进展 | 第28-41页 |
·循环经济绩效评价模式 | 第28-39页 |
·循环经济绩效评价方法 | 第39-40页 |
·本文所选取的研究方法 | 第40-41页 |
第三章 循环经济绩效的分析方法研究 | 第41-85页 |
·生态足迹理论 | 第41-61页 |
·国内外生态足迹理论研究 | 第41-42页 |
·生态足迹分析法 | 第42-49页 |
·国内外研究实践 | 第49-60页 |
·目前国内外研究所存在的局限性 | 第60页 |
·本文基于生态足迹的循环经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第60-61页 |
·物质流分析法研究 | 第61-85页 |
·物质流分析理论的国内外研究 | 第61-65页 |
·物质流分析法 | 第65-74页 |
·物质流项目分类 | 第74-77页 |
·物质流分析的局限性 | 第77页 |
·循环经济与物质流分析的关系 | 第77-78页 |
·基于物质流分析的循环经济绩效评价指标 | 第78-85页 |
第四章 指标体系构建、评价方法设计 | 第85-105页 |
·循环经济绩效评价 | 第85-96页 |
·循环经济绩效评价内涵 | 第86页 |
·循环经济绩效评价的特点 | 第86-87页 |
·循环经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原则 | 第87-90页 |
·循环经济绩效评价指标的功能 | 第90页 |
·循环经济绩效评价指标设置 | 第90-91页 |
·循环经济绩效评价指标选取的方法 | 第91-92页 |
·综合水平评价方法 | 第92-96页 |
·制造企业循环经济绩效评价指标构建及评价方法设计 | 第96-105页 |
·制造企业循环经济绩效评价的基本步骤 | 第96-97页 |
·制造企业循环经济绩效评价指标建立 | 第97-101页 |
·制造企业循环经济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101-102页 |
·制造企业循环经济绩效综合评价 | 第102-105页 |
第五章 实证分析--WJ制造企业循环经济绩效评价 | 第105-126页 |
·该WJ企业发展现状 | 第105-109页 |
·该WJ企业的简介 | 第105页 |
·该WJ企业生产的主要产品工艺流程 | 第105-107页 |
·该WJ企业的数据资料统计 | 第107-109页 |
·计算该WJ企业循环经济绩效评价各项指标 | 第109-120页 |
·对该WJ企业进行物质流分析 | 第109-115页 |
·计算该WJ企业的生态足迹 | 第115-118页 |
·其他指标计算 | 第118页 |
·该WJ企业各项循环经济绩效评价指标 | 第118-120页 |
·该WJ企业循环经济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 第120-125页 |
·相关性分析 | 第120-122页 |
·修正后的该WJ企业循环经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第122-123页 |
·2000 年该WJ企业的循环经济绩效评价指标 | 第123-125页 |
·6 年间该WJ企业的循环经济绩效评价 | 第125页 |
·该WJ企业循环经济绩效评价 | 第125页 |
·对该WJ企业的生产建议 | 第125-126页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126-127页 |
全文总结 | 第126页 |
未来展望 | 第126-127页 |
参考文献 | 第127-132页 |
附录 | 第132-134页 |
附录1 与本文研究内容相关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项目 | 第132-133页 |
附录2 2000-2005 年企业循环经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 第133-13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参与课题 | 第134-135页 |
致谢 | 第135-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