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三线工业遗产价值评价体系研究--以鲁中南地区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研究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1-12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11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1-12页 |
·研究框架 | 第12-13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3-14页 |
·小三线 | 第13页 |
·工业遗产 | 第13页 |
·价值评价 | 第13-14页 |
注释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小三线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15-22页 |
·小三线工业遗产的由来 | 第15-16页 |
·工业遗产保护及价值评价的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价值评价的相关内容 | 第19-21页 |
·价值评价的实质 | 第19-20页 |
·价值评价的操作程序和过程 | 第20-21页 |
注释 | 第21-22页 |
第三章 小三线工业遗产价值评价体系分析 | 第22-38页 |
·小三线工业遗产价值评价概述 | 第22-25页 |
·小三线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的原则 | 第22-25页 |
·小三线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的内容 | 第25页 |
·小三线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的前期调查内容及方法 | 第25-28页 |
·基本现状的调查 | 第25-27页 |
·当地居民的调查 | 第27-28页 |
·小三线工业遗产整体价值评价体系 | 第28-33页 |
·整体价值评价的评价因子体系 | 第28-29页 |
·整体价值评价的参评因子权重 | 第29-31页 |
·整体价值评价的评分标准 | 第31-32页 |
·整体价值评价的得分计算方法 | 第32页 |
·整体价值评价的结果统计 | 第32-33页 |
·小三线工业遗产单体建筑价值评价体系 | 第33-36页 |
·单体建筑价值评价的过程 | 第33-35页 |
·单体建筑价值评价的结果统计 | 第35-36页 |
·小三线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结果与保护策略的选择 | 第36-37页 |
·整体价值评价结果与保护策略 | 第36页 |
·单体建筑价值评价结果与保护策略 | 第36-37页 |
注释 | 第37-38页 |
第四章 鲁中南地区小三线工业遗产价值评价分析 | 第38-54页 |
·鲁中南地区小三线工业遗产概述 | 第38-39页 |
·鲁中南地区自然地理概况 | 第38页 |
·鲁中南地区小三线的形成与发展 | 第38-39页 |
·鲁中南地区小三线工业遗产现状调研 | 第39-45页 |
·鲁中南地区小三线工业遗产的分布现状 | 第39-40页 |
·鲁中南地区小三线工业遗产的整体风貌现状 | 第40-44页 |
·鲁中南地区小三线工业遗产的单体建筑现状 | 第44-45页 |
·鲁中南地区小三线工业遗产整体价值评价 | 第45-50页 |
·整体价值评价的参评因子权重 | 第45-46页 |
·整体价值评价的评分过程 | 第46页 |
·整体价值评价的得分计算 | 第46-47页 |
·整体评价结果的统计分类 | 第47-48页 |
·对评价结果的分析及保护建议 | 第48-50页 |
·鲁中南地区小三线工业遗产单体建筑价值评价 | 第50-54页 |
·单体建筑价值评价的评价过程 | 第51页 |
·单体建筑价值评价结果的统计分类 | 第51-52页 |
·提出具体保护策略 | 第52-54页 |
结语 | 第54-56页 |
附表1 小三线工业遗产周边居民调查问卷 | 第56-58页 |
附表2 鲁中南地区小三线工业遗产调查信息表 | 第58-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5页 |
后记 | 第8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