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外交、国际关系论文--中国外交论文--中国外交史、对外关系史论文

后冷战时期中—美—东盟的安全三边关系探略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2页
   ·选题的背景第11页
   ·选题的意义第11-1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21页
     ·中美双边关系中的东盟因素研究第12-14页
     ·中国与东盟关系中的美国因素研究第14-16页
     ·美国与东盟关系中的中国因素研究第16-18页
     ·东南亚地区安全中的大国因素研究第18-20页
     ·中、美、东盟三边关系的研究第20-21页
   ·论文的研究方法第21页
   ·论文的思路以及创新点第21-22页
第二章 安全理论与三边关系的概念界定第22-28页
   ·安全理论第22-23页
     ·安全理论的内涵第22页
     ·安全的选择第22-23页
   ·三边关系的概念界定第23-28页
     ·三角或三边的基本内涵第23-25页
     ·三角或三边的构成条件第25-26页
     ·三角与三边的区别第26-28页
第三章 中-美-东盟安全三边关系的形成第28-34页
   ·冷战初期对抗的安全环境第28-29页
   ·70 年代的解冻与缓和(1969-1978)第29-31页
     ·美国抽身东南亚留下“权力真空”第29-30页
     ·中美关系的缓和及东盟的反应第30页
     ·寻求安全与协调盟友——东盟与中国关系的解冻第30-31页
   ·柬埔寨危机与安全三边互动的形成(1978-1991)第31-34页
     ·外部威胁与美国重返东南亚第31页
     ·中美关系正常化第31-32页
     ·中国与东盟加强安全关系及美国的反应第32-33页
     ·中美关系的新矛盾及东盟平衡者的角色第33-34页
第四章 冷战后中-美-东盟安全三边关系的发展第34-55页
   ·冷战后地区环境与内部环境的变化第34-36页
     ·亚太地区安全环境的变化第34-35页
     ·各边内部环境的变化第35-36页
   ·三边力量对比之上的互动原则第36-40页
   ·各边安全利益判断与互动第40-48页
     ·美国的安全利益及其对中国、东盟的影响第40-42页
     ·中国的安全利益及其对美国、东盟的影响第42-45页
     ·东盟的地区安全利益及其对中美的影响第45-48页
   ·地区安全机制中的三边合作与竞争第48-52页
     ·安全三边合作第48-50页
     ·安全主导权的竞争第50-52页
   ·安全三边互动的特点第52-55页
     ·开放性的不稳定安全三边第52-53页
     ·安全互动选择多为合作安全与综合安全第53页
     ·系统内安全互动的不对称性第53-54页
     ·三对双边安全关系的连动性迟钝第54-55页
第五章 安全三边关系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第55-66页
   ·制约因素第55-59页
     ·各边的文化差异性第55-56页
     ·东盟一体化程度不高第56页
     ·国际体系的结构性制约第56-57页
     ·领导人的因素第57页
     ·经济、能源的制约第57-58页
     ·南中国海和台湾问题第58-59页
   ·对策分析第59-66页
     ·平衡中-美-东盟的安全三边关系第59-61页
     ·缓和与消解安全三边中的利益分歧第61-63页
     ·培育和发展共同的安全利益基础第63-64页
     ·走向建设性的中-美-东盟安全三边关系第64-66页
第六章 结语、展望第66-67页
致谢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6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模式探讨
下一篇:解析穆斯林移民与法国社会的冲突--从“巴黎骚乱”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