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8页 |
一、审计监督体制立法模式解读 | 第8-23页 |
(一) 立法型审计监督体制模式 | 第12-17页 |
(二) 司法型审计监督体制模式 | 第17-20页 |
(三) 独立型审计监督体制模式 | 第20-22页 |
(四) 行政型审计监督体制模式 | 第22-23页 |
二、世界各国审计监督体制立法模式的比较 | 第23-27页 |
(一) 世界各国审计监督体制立法模式的共同特征 | 第23-26页 |
(二) 世界各国审计监督体制立法模式的差异 | 第26-27页 |
三、我国现行审计兼顾体制模式的弊端分析与改革抉择 | 第27-58页 |
(一) 我国现行审计监督体制的现状 | 第27-31页 |
(二) 我国现行审计监督体制的弊端分析 | 第31-35页 |
(三) 朝着立法型模式改革的必然性和现实可能性 | 第35-52页 |
1、实行立法型审计监督体制模式的必然性(理论基础) | 第35-49页 |
(1) 受托责任理论视角 | 第35-41页 |
(2) 民主宪政视角 | 第41-42页 |
(3) 政府失灵、寻租理论视角 | 第42-45页 |
(4) 公共财政、纳税人权利保护视角 | 第45-49页 |
2、有关改革审计监督体制模式的几种观点 | 第49-51页 |
3、进行“一府三院制”下的立法型审计监督体制模式改革的现实可能性 | 第51-52页 |
(四) 完善现行国家审计监督体制模式的对策 | 第52-58页 |
四、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五、后记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