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挂汽车列车的主动侧倾控制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页 |
| ·课题的提出 | 第7-8页 |
| ·国内外汽车列车的发展 | 第8-9页 |
| ·汽车列车防侧倾技术的发展 | 第9-10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意义 | 第10-12页 |
| 第二章 半挂汽车列车侧倾稳定性的相关知识 | 第12-21页 |
| ·半挂汽车列车 | 第12页 |
| ·侧翻分类 | 第12-13页 |
| ·侧翻分析 | 第13-15页 |
| ·横摆-侧倾力学 | 第15-16页 |
| ·防侧倾杆 | 第16-17页 |
| ·车辆动态仿真 | 第17-18页 |
| ·可控悬架系统 | 第18-20页 |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 第三章 牵引车-半挂车动力学建模 | 第21-31页 |
| ·概述 | 第21页 |
| ·线性车辆模型 | 第21-28页 |
| ·单一车辆单元模型 | 第21-26页 |
| ·半挂汽车列车模型 | 第26-28页 |
| ·轮胎非线性特性 | 第28-29页 |
| ·主动侧倾控制系统体系 | 第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 第四章 控制系统设计目标的确立 | 第31-43页 |
| ·概述 | 第31页 |
| ·侧翻极限 | 第31页 |
| ·侧翻力学 | 第31-35页 |
| ·刚性悬挂车辆 | 第31-33页 |
| ·简化的悬挂车辆 | 第33-34页 |
| ·有多组车轴的悬挂车辆 | 第34-35页 |
| ·初步控制目标 | 第35-36页 |
| ·控制能力分析 | 第36-42页 |
| ·系统模型 | 第36页 |
| ·控制能力分析 | 第36-39页 |
| ·车轮提升后的侧倾稳定性 | 第39-42页 |
| ·可实现的控制目标 | 第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五章 牵引车-半挂车的主动侧倾控制 | 第43-65页 |
| ·概述 | 第43页 |
| ·车辆几何描述 | 第43页 |
| ·控制系统设计目标 | 第43-44页 |
| ·单一车辆单元 | 第43-44页 |
| ·半挂汽车列车 | 第44页 |
| ·LQ控制技术 | 第44-50页 |
| ·LQR设计问题 | 第45-46页 |
| ·常干扰下的线性二次型调节器 | 第46-47页 |
| ·抑制干扰系统的优化设计 | 第47-50页 |
| ·单一车辆单元的控制 | 第50-58页 |
| ·设计全状态反馈控制器 | 第50-52页 |
| ·稳态转向响应 | 第52-53页 |
| ·阶跃转向响应 | 第53-56页 |
| ·双移线转向响应 | 第56-58页 |
| ·半挂汽车列车的控制 | 第58-64页 |
| ·全状态反馈控制器设计 | 第58-59页 |
| ·稳态转向响应 | 第59-61页 |
| ·阶跃转向响应 | 第61-63页 |
| ·双移线转向响应 | 第63-64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 附录 | 第69-79页 |
| 致谢 | 第79-74页 |
| 摘要 | 第74-76页 |
| ABSTRACT | 第76-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