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orCES的控制平面冗余备份的研究与实现
图目录 | 第1-7页 |
表目录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1.1 传统路由器面临的挑战 | 第10-11页 |
§1.1.2 控制平面和转发平面分离 | 第11-12页 |
§1.2 课题研究内容及成果 | 第12-13页 |
§1.3 论文结构 | 第13-14页 |
第二章 ForCES体系结构简介 | 第14-31页 |
§2.1 相关协议及草案 | 第14-16页 |
§2.1.1 协议及草案简介 | 第14-15页 |
§2.1.2 ForCES相关术语 | 第15-16页 |
§2.2 ForCES的体系结构 | 第16-19页 |
§2.2.1 ForCES框架 | 第16-18页 |
§2.2.2 ForCES设计相关因素 | 第18-19页 |
§2.3 ForCES控制平面的结构 | 第19-21页 |
§2.3.1 基本的控制结构 | 第19-20页 |
§2.3.2 与ForCES协议和FE模型的关联 | 第20-21页 |
§2.4 对传统路由器体系结构的影响 | 第21-25页 |
§2.4.1 路由器的三个平面 | 第21-22页 |
§2.4.2 对转发平面的影响 | 第22-23页 |
§2.4.3 对控制平面的影响 | 第23-24页 |
§2.4.4 对管理平面的影响 | 第24-25页 |
§2.5 路由器冗余备份技术 | 第25-28页 |
§2.5.1 平稳重启 | 第25-26页 |
§2.5.2 冗余备份协议 | 第26-28页 |
§2.6 集群技术的应用 | 第28-30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控制平面的分布 | 第31-40页 |
§3.1 控制平面分布类型划分 | 第31-33页 |
§3.1.1 分布类型划分 | 第31-32页 |
§3.1.2 分布类型的组合 | 第32-33页 |
§3.2 OSPF协议分布 | 第33-39页 |
§3.2.1 并行的加速比 | 第34页 |
§3.2.2 OSPF协议内部任务 | 第34-36页 |
§3.2.3 改进OSPF路由算法 | 第36-37页 |
§3.2.4 按路由域划分CE的分布 | 第37-39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路由协议冗余备份 | 第40-53页 |
§4.1 路由协议备份的分类 | 第40-42页 |
§4.2 路由抖动问题 | 第42-44页 |
§4.3 协议同步冗余备份关键技术 | 第44-49页 |
§4.3.1 同步协议状态 | 第44-48页 |
§4.3.2 底层支持不间断转发 | 第48页 |
§4.3.3 故障检测及处理 | 第48-49页 |
§4.3.4 节点重新加入 | 第49页 |
§4.4 协议同步路由抖动分析 | 第49-50页 |
§4.5 主备协同选举协议 | 第50-5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OSPF冗余备份的实现 | 第53-66页 |
§5.1 OpenRouter体系结构模型 | 第53-54页 |
§5.2 系统结构 | 第54-56页 |
§5.3 OSPF冗余备份协议同步分析 | 第56页 |
§5.4 系统运行各阶段 | 第56-60页 |
§5.5 各模块的实现 | 第60-65页 |
§5.5.1 桥接同步模块 | 第60-62页 |
§5.5.2 心跳检测模块 | 第62-64页 |
§5.5.3 同步数据传送模块 | 第64-65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六章 测试 | 第66-71页 |
§6.1 测试指标和测试案例 | 第66-69页 |
§6.2 测试结果 | 第69-71页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71-73页 |
§7.1 全文工作总结 | 第71页 |
§7.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