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斜拉桥的特点与发展概述 | 第10-11页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肋板结构主梁斜拉桥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平面分析方法 | 第12页 |
·空间分析方法 | 第12-14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斜拉桥空间分析理论 | 第15-28页 |
·斜拉桥的几何非线性因素及分析方法 | 第15-17页 |
·梁柱(P-△)效应 | 第15-16页 |
·斜拉索的垂度效应 | 第16-17页 |
·大位移引起的几何非线性效应 | 第17页 |
·几何非线性问题的描述 | 第17-21页 |
·变形体的运动描述 | 第17-18页 |
·两种拉格朗日描述的比较 | 第18页 |
·总体拉格朗日列式法(Total Lagrangian Formulation) | 第18-20页 |
·修正的拉格朗日列式法(Update Lagrangian Formulation ) | 第20-21页 |
·单元切线刚度矩阵 | 第21-23页 |
·空间梁单元刚度矩阵 | 第21-22页 |
·空间杆单元刚度矩阵 | 第22-23页 |
·板单元刚度矩阵 | 第23页 |
·非线性方程组求解 | 第23-27页 |
·非线性方程组求解方法 | 第23-25页 |
·收敛准则 | 第25-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荆州长江公路肋板结构主梁斜拉桥静力分析 | 第28-56页 |
·荆州长江大桥斜拉桥概况 | 第28-29页 |
·全桥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9-32页 |
·斜拉桥有限元模型的离散 | 第29-30页 |
·单元的选取及其简介 | 第30-31页 |
·主梁预应力的施加 | 第31-32页 |
·ANSYS 分析斜拉桥成桥状态受力特性的实现 | 第32-37页 |
·参数化程序设计技术简介 | 第33-34页 |
·虚拟温度荷载法进行初始恒载索力调整计算的ANSYS实现 | 第34-37页 |
·程序中几何非线性的处理方法 | 第37页 |
·成桥静力计算分析 | 第37-51页 |
·成桥恒载状态计算 | 第38-39页 |
·全桥满布荷载计算(工况一) | 第39-41页 |
·中跨满布活载计算(工况二) | 第41-43页 |
·两边跨满布活载计算(工况三) | 第43-45页 |
·全桥偏载计算(工况四) | 第45-47页 |
·中跨偏载计算(工况五) | 第47-49页 |
·两边跨偏载计算(工况六) | 第49-50页 |
·各工况下塔柱变位计算 | 第50-51页 |
·横梁刚度对结构受力特性的影响分析 | 第51-54页 |
·主梁变位 | 第51-52页 |
·主梁轴力 | 第52-53页 |
·主梁应力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四章 肋板结构斜拉桥桥面板有效宽度及局部模型分析 | 第56-70页 |
·引言 | 第56-58页 |
·荆州桥桥面板的有效宽度计算 | 第58-60页 |
·桥面板的纵向应力分析 | 第59页 |
·混凝土桥面板有效宽度的数值分析 | 第59-60页 |
·主梁局部效应分析方法研究 | 第60-68页 |
·局部模型的选取 | 第61-62页 |
·局部模型边界条件的施加 | 第62-64页 |
·局部模型计算结果及其分析 | 第64-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结论 | 第70-71页 |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附录 A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