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插图索引 | 第8-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4页 |
·以历史唯物论的观点看建筑材料和应用技术的发展变化对建筑艺术的影响和推动 | 第11-17页 |
·石材 | 第11-15页 |
·混凝土 | 第15-16页 |
·玻璃和钢 | 第16-17页 |
·新的建筑材料—膜材料 | 第17-20页 |
·新的建筑类型—膜结构建筑 | 第20-21页 |
·膜结构建筑的定义 | 第20页 |
·新的功能需求呼唤建筑革新—膜结构建筑应用而生 | 第20-21页 |
·材料和结构紧密结合,相互作用和发展 | 第21页 |
·研究膜结构建筑的意义 | 第21-24页 |
第2章 膜结构建筑的发展历史和分类 | 第24-34页 |
·膜结构建筑的发展历史 | 第24-31页 |
·膜结构建筑的分类 | 第31-32页 |
·骨架式膜结构 | 第31页 |
·张拉式膜结构 | 第31页 |
·充气式膜结构 | 第31-32页 |
·膜结构建筑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 第32-34页 |
第3章 膜结构建筑与现代建筑理论 | 第34-42页 |
·建筑形态学和结构表现主义 | 第34-37页 |
·富勒的“少费多用”的思想 | 第37-38页 |
·表皮理论 | 第38-42页 |
第4章 膜结构建筑的设计艺术 | 第42-50页 |
·膜结构建筑的美学根源——艺术的真实性 | 第42-44页 |
·膜结构建筑表现出全面的技术观点 | 第44-46页 |
·膜结构建筑推动建筑设计方法的革新 | 第46-50页 |
·改变先建筑、后结构的建筑设计方法,从整体出发的设计观念 | 第46-48页 |
·计算机直接参与设计 | 第48-50页 |
第5章 膜结构建筑实例 | 第50-59页 |
·塑造大空间建筑形象 | 第50-56页 |
·熊本市公园穹顶 | 第50-52页 |
·巴尔的摩六号码头音乐厅 | 第52-53页 |
·上海八万人体育场 | 第53-54页 |
·北京2008年奥运会主体育场方案 | 第54-56页 |
·膜结构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 第56-59页 |
·标志性小品 | 第57页 |
·绿色漫步道 | 第57页 |
·公路收费站 | 第57页 |
·建筑入口 | 第57-58页 |
·步行街 | 第58-59页 |
结论 | 第59-63页 |
1 膜结构建筑相对于传统建筑形式的特点和优势 | 第59-60页 |
2 建筑艺术的新要求推动材料和技术的发展 | 第60-61页 |
·膜结构建筑的缺陷和不足 | 第60-61页 |
·膜结构建筑的发展方向 | 第61页 |
3 膜结构建筑在中国的发展及前景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附录A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