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用户访问模式挖掘及自适应web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概述第9-12页
 1.1 引言第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1.3 论文工作介绍第10-11页
 1.4 论文的组织第11-12页
第二章 数据挖掘和Web数据挖掘概述第12-18页
 2.1 数据挖掘概述第12-13页
  2.1.1 数据挖掘的定义第12页
  2.1.2 数据挖掘的过程第12-13页
 2.2 Web数据挖掘概述第13-18页
  2.2.1 Web数据挖掘的定义第13-14页
  2.2.2 Web数据挖掘的分类第14-16页
  2.2.3 Web数据挖掘的应用领域第16-18页
第三章 Web日志挖掘的数据准备第18-29页
 3.1 Web数据源第18-22页
  3.1.1 Web服务器端数据第18-21页
  3.1.2 用户端数据第21页
  3.1.3 代理服务器端数据第21页
  3.1.4 本文所采用的数据源第21-22页
 3.2 数据预处理第22-28页
  3.2.1 数据转换第22-23页
  3.2.2 数据清理第23页
  3.2.3 用户识别第23-25页
  3.2.4 会话识别第25-27页
  3.2.5 路径补充第27-28页
 3.3 小结第28-29页
第四章 基于图结构挖掘用户访问模式第29-49页
 4.1 站点结构的分析第29-31页
 4.2 Web日志数据挖掘方法第31-35页
 4.3 基于图的用户访问模式挖掘第35-47页
  4.3.1 相关定义及定理第36-37页
  4.3.2 生成最大前向路径第37-38页
  4.3.3 挖掘频繁遍历路径第38-47页
   4.3.3.1 利用支持度的剪除技术第38-39页
   4.3.3.2 逐层搜索确定频繁遍历路径第39-44页
    4.3.3.2.1 数据结构第40-41页
    4.3.3.2.2 支持度计算第41-42页
    4.3.3.2.3 候选路径产生第42-44页
   4.3.3.3 确定频繁遍历路径的非逐层搜索算法第44-47页
    4.3.3.3.1 阶段合并算法第45页
    4.3.3.3.2 选择性候选集延伸第45-47页
 4.4 增量日志挖掘技术的研究第47-49页
第五章 挖掘结果的应用第49-57页
 5.1 应用背景第49页
 5.2 访问模式应用的总体框架第49-53页
  5.2.1 主控模块第50页
  5.2.2 数据预处理模块第50-51页
  5.2.3 访问模式挖掘模块第51-53页
  5.2.4 站点调整模块第53页
 5.3 站点及页面调整第53-57页
  5.3.1 Web页面特性分析第53-54页
  5.3.2 增加/删除页面间的链接第54-55页
  5.3.3 超文本链接位置的调整及突出显示第55页
  5.3.4 页面推荐第55-57页
第六章 总结第57-59页
 6.1 论文总结第57页
 6.2 进一步工作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3页
致谢第63-6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4-65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老舍的文学创作与基督教
下一篇:翻译西方与改写中国--翻译文学、现代汉语、现代文学互动关系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