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政治与民国政治学--以1930年代为中心
| 中文提要 | 第1-8页 |
| 英文提要 | 第8-10页 |
| 绪论 | 第10-39页 |
| 1 民治与集权:对称概念与分析视角 | 第10-14页 |
| 2 作为学科的现代政治学 | 第14-24页 |
| 3 文献综述 | 第24-28页 |
| 4 论文要素 | 第28-39页 |
| 第一章 民国政治学的滥觞 | 第39-68页 |
| ·1930年代:国家建设的展开 | 第39-45页 |
| ·民国政治学的四期发展 | 第45-53页 |
| ·作为学科学术的政治学之建立 | 第53-68页 |
| 第二章 民治与集权的合奏 | 第68-102页 |
| ·民治与集权:民国政治学的理论特质 | 第68-74页 |
| ·民治:政治和思想的中西璧合 | 第74-86页 |
| ·集权:国家统一性阙失的政治发展选择 | 第86-102页 |
| 第三章 民族与宪政:国家的追求 | 第102-137页 |
| ·国家理论的内在转向及其困难 | 第102-111页 |
| ·民族独立与国家统一 | 第111-117页 |
| ·民治与宪政 | 第117-127页 |
| 小结 | 第127-137页 |
| 第四章 效能与均权:政府的原则 | 第137-172页 |
| ·现行政制的批评 | 第137-145页 |
| ·效能政府 | 第145-155页 |
| ·均权政制 | 第155-163页 |
| 小结 | 第163-172页 |
| 第五章 革命与民治:政党的角色 | 第172-197页 |
| ·军政:政党与革命 | 第172-178页 |
| ·训政:党治与民治 | 第178-187页 |
| ·宪政:一党与多党 | 第187-197页 |
| 小结 | 第197-206页 |
| 第六章 悖反式多元政治下的政治学生成 | 第206-238页 |
| ·政治革命与社会自由 | 第206-217页 |
| ·政党构成与学政交流 | 第217-224页 |
| ·弱势独裁与悖反式多元政治 | 第224-238页 |
| 结语 政治与学术的张力:国家建设的重要动力 | 第238-2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247-257页 |
| 后记 | 第257-2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