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图形考试自动评判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第一章 绪论 | 第1-15页 |
·计算机图形技术的发展简史 | 第8-10页 |
·计算机图形技术的特点 | 第10-11页 |
·计算机图形技术的应用及前景 | 第11页 |
·计算机图形软件的现状 | 第11-12页 |
·项目背景 | 第12-13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3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AutoCAD二次开发技术概述 | 第15-24页 |
·AutoCAD二次开发语言概述 | 第15-16页 |
·ObjectARX技术 | 第16-18页 |
·访问AutoCAD数据库 | 第17页 |
·与AutoCAD编辑器交互作用 | 第17页 |
·使用MFC创建用户界面 | 第17页 |
·支持多文档界面(MDI) | 第17页 |
·创建自定义的类 | 第17-18页 |
·建立复杂的应用程序 | 第18页 |
·与其它编程环境交互作用 | 第18页 |
·ObjectARX类库 | 第18-19页 |
·AcRx库 | 第18页 |
·AcEd库 | 第18-19页 |
·AcDb库 | 第19页 |
·AcGi库 | 第19页 |
·AcGe库 | 第19页 |
·ObjectArx应用程序基础 | 第19-24页 |
·创建自定义类 | 第20页 |
·响应AutoCAD消息 | 第20页 |
·为AutoCAD执行一个入口点 | 第20-21页 |
·初始化一个ObjectARX应用程序 | 第21页 |
·程序卸载 | 第21-22页 |
·注册新命令 | 第22-24页 |
第三章 考试系统的系统设计 | 第24-33页 |
·通常考试系统的系统特点 | 第24-25页 |
·考试系统的系统设计 | 第25-33页 |
·系统目标设计 | 第25页 |
·开发设计思想 | 第25-26页 |
·系统的需求分析 | 第26-27页 |
·系统总体设计 | 第27页 |
·系统开发采用的软件及技术 | 第27页 |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第27-30页 |
·数据库需求分析 | 第30-33页 |
第四章 考试系统算法分析及实现 | 第33-43页 |
·选题算法分析 | 第33-35页 |
·线段共线算法分析 | 第35-36页 |
·矢量的概念及运算 | 第35页 |
·判断点是否在线段上 | 第35-36页 |
·线段共线算法 | 第36页 |
·线段重叠类型判别算法分析 | 第36-39页 |
·点的大小比较约定 | 第36页 |
·线段的端点约定 | 第36页 |
·线段重叠类型分类 | 第36-39页 |
·重叠线段预处理算法分析 | 第39-41页 |
·实体特征值叠加算法分析及各种实体比较算法 | 第41-43页 |
第五章 考试系统的具体实现 | 第43-50页 |
·实体的正确获取 | 第43-48页 |
·获取层值的代码实现 | 第44页 |
·获取实体类型值的代码实现 | 第44-46页 |
·获取实体的代码实现 | 第46-48页 |
·相应实体的比较 | 第48-50页 |
第六章 图形考试系统运行实例 | 第50-57页 |
·考试系统介绍 | 第50-51页 |
·考生模块功能 | 第51-55页 |
·考生登录 | 第51-52页 |
·开始考试 | 第52-53页 |
·提交试卷 | 第53-54页 |
·自动判卷 | 第54-55页 |
·教师模块 | 第55-56页 |
·教师登录 | 第55页 |
·账号管理 | 第55页 |
·试题管理 | 第55-56页 |
·客观题(选择题、判断题)作答 | 第56页 |
·辅助功能 | 第56-57页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第57-59页 |
·结论 | 第57页 |
·展望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