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论 | 第1-10页 |
第一部分 股东出资义务概述 | 第10-17页 |
一、 股东出资义务的性质 | 第10-12页 |
二、 股东出资义务与公司资本制度的关系 | 第12-14页 |
三、 股东违反出资义务的违法形态 | 第14-17页 |
(一) 公司成立前的违法形态和公司成立后的违法形态 | 第14页 |
(二) 现金出资瑕疵与现物出资瑕疵 | 第14页 |
(三) 出资义务不履行和出资义务不适当履行 | 第14-15页 |
(四) 以直接方式违反出资义务和变相地违反出资义务 | 第15-17页 |
第二部分 股东违反出资义务对其股东权利的影响 | 第17-23页 |
一、 股东资格的法律确认 | 第17-19页 |
二、 股东权概述 | 第19-20页 |
三、 违反出资义务股东之权利应受到一定的限制 | 第20-23页 |
第三部分 股东违反出资义务所致的民事责任 | 第23-34页 |
一、 违反出资义务之股东应承担之民事责任 | 第23-27页 |
(一) 出资违约责任 | 第23-25页 |
(二) 差额补缴责任 | 第25-26页 |
(三) 对债权人应承担的责任 | 第26-27页 |
二、 已足额出资股东应承担之民事责任--资本充实责任 | 第27-31页 |
三、 未出资到位股权转让的责任承担 | 第31-32页 |
四、 相关责任主体应承担之民事责任 | 第32-34页 |
第四部分 我国《公司法》相关规定的检讨与重构 | 第34-41页 |
一、 现行《公司法》相关规定的缺陷 | 第34-36页 |
(一) 现行立法对违反出资义务之股东的权利没有作出任何限制 | 第34-35页 |
(二) 责任体系失衡 | 第35-36页 |
(三) 责任类型缺失 | 第36页 |
(四) 相关利益主体缺乏救济途径 | 第36页 |
二、 对《公司法》相关规定进行完善的建议 | 第36-41页 |
(一) 构建完整的出资责任制度 | 第36-38页 |
(二) 规定股东违反出资义务的归责原则 | 第38页 |
(三) 构建完备的股东出资义务违反之救济方式 | 第38-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