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9页 |
序言 | 第9-12页 |
1 金融业经营体制概述 | 第12-22页 |
·金融分业经营体制与混业经营体制的涵义 | 第12-17页 |
·金融业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界定 | 第12-13页 |
·分业经营体制的优劣 | 第13-15页 |
·混业经营体制的优劣 | 第15-16页 |
·两种经营体制的比较 | 第16-17页 |
·世界主要国家金融业经营体制的变迁 | 第17-19页 |
·美国混业经营体制的最终确立 | 第17-18页 |
·英国从自然分业到混业经营体制的确立 | 第18页 |
·德国长期实行的混业经营制度 | 第18-19页 |
·中国银行业经营体制“由合到分”的变迁 | 第19-22页 |
2 金融业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发展--金融创新、金融结构与金融监管的博弈 | 第22-42页 |
·金融创新与金融结构变动 | 第22-30页 |
·金融创新的内涵、内容和特征 | 第22-26页 |
·金融结构的内涵及其变动 | 第26-27页 |
·金融创新与金融结构的相互推进机制 | 第27-30页 |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 | 第30-36页 |
·博弈主体的风险--收益权衡及其行为 | 第30-32页 |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 | 第32-34页 |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动态博弈 | 第34-36页 |
·金融结构与金融监管 | 第36-38页 |
·金融结构变动对金融监管的影响 | 第36-37页 |
·金融监管对金融结构的影响 | 第37页 |
·金融结构与金融监管的动态协调 | 第37-38页 |
·金融创新、金融结构与金融监管之间的博弈--金融业经营体制的变迁 | 第38-42页 |
·金融创新、金融监管与混业经营趋势 | 第38-39页 |
·金融结构、金融监管与混业经营趋势 | 第39-40页 |
·金融结构、金融创新、金融监管与金融业经营体制变迁 | 第40-42页 |
3 混业经营是我国银行业经营体制发展方向 | 第42-52页 |
·对主张分业经营观点的剖析 | 第42-45页 |
·我国证券业发展水平不宜实行混业经营 | 第42-43页 |
·混业经营带来高风险 | 第43-44页 |
·我国的金融发展水平低不宜实行混业经营 | 第44页 |
·混业经营会损坏效率 | 第44-45页 |
·混业经营是我国银行业的必然发展方向 | 第45-52页 |
·分业经营的束缚成为银行业走向混业经营的内在动力 | 第46-47页 |
·我国银行业实践对分业经营体制的压力 | 第47-49页 |
·金融一体化是我国银行业走向混业经营的外因 | 第49-50页 |
·计算机技术为银行业混业经营创造了条件 | 第50-52页 |
4 我国银行业走向混业经营之对策探讨 | 第52-71页 |
·银行业混业经营模式简介 | 第52-54页 |
·全能银行制 | 第52页 |
·单一银行制 | 第52-53页 |
·金融集团制 | 第53-54页 |
·我国银行业混业经营的理想模式--金融控股公司 | 第54-58页 |
·金融控股公司目前在我国已有初步发展 | 第54-56页 |
·金融控股公司在集团内部实现了混业经营 | 第56页 |
·金融控股公司具有分业经营模式所没有的优势 | 第56-58页 |
·对加强金融控股公司风险防范的简单探讨 | 第58-64页 |
·清醒认识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 | 第58-60页 |
·对金融控股公司风险的防范 | 第60-64页 |
·对加快发展金融控股公司路径的设想 | 第64-66页 |
·我国的银行业实现混业经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 第66-71页 |
·“渐进式”过渡的必然性 | 第66-68页 |
·向混业经营过渡的阶段设想 | 第68-71页 |
结束语 | 第71-72页 |
注释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后记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