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S模式的电厂模块化在线监测系统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页 |
| ABSTRACT | 第3-6页 |
| 第一章 引 言 | 第6-10页 |
| ·课题背景、意义 | 第6-7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7-8页 |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8-9页 |
| ·本章小结 | 第9-10页 |
| 第二章 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思想 | 第10-18页 |
| ·C/S模式到B/S模式的发展 | 第10-13页 |
| ·模块化的建模构想 | 第13-17页 |
| ·STAR-90仿真支撑系统简介 | 第13-15页 |
| ·模块化建模方法及特点 | 第15-17页 |
|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 第三章 监测系统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8-25页 |
| ·常用的热力系统分析方法 | 第18-20页 |
| ·热力系统热经济性状态方程 | 第20-23页 |
| ·热力系统状态方程 | 第20-22页 |
| ·热经济性方程 | 第22-23页 |
| ·热力系统热经济指标的在线确定 | 第23-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第四章 热力系统经济性分析数学模型 | 第25-41页 |
| ·水与水蒸汽性质的在线确定 | 第25页 |
| ·锅炉在线监测模型 | 第25-31页 |
| ·正平衡和反平衡的比较 | 第25-26页 |
| ·锅炉效率的反平衡计算模型 | 第26-28页 |
| ·锅炉耗差计算模型 | 第28-31页 |
| ·汽机经济性分析模型 | 第31-40页 |
| ·变工况下运行指标应达值的确定方法 | 第31-33页 |
| ·第一类指标应达值 | 第31页 |
| ·第二类指标应达值 | 第31-32页 |
| ·第三类指标应达值 | 第32-33页 |
| ·耗差计算模型 | 第33-40页 |
| ·系统能损概述 | 第33页 |
| ·顺序扰动解除法 | 第33-34页 |
| ·总能损的确定 | 第34-36页 |
| ·负荷、环境等不可控因素对经济性的影响 | 第36-37页 |
| ·机侧参数的能损分析 | 第37-38页 |
| ·非机侧参数的能损分析 | 第38-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第五章 在线监测系统的开发、实现与应用 | 第41-48页 |
| ·系统的功能开发 | 第41-46页 |
| ·数据采集和容错处理模块 | 第41-42页 |
| ·机组性能计算模块 | 第42-44页 |
| ·网页显示模块 | 第44-46页 |
| ·系统的实现 | 第46-47页 |
| ·系统的结构与配置 | 第46页 |
| ·系统的软件组成 | 第46-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第48-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 致 谢 | 第53-54页 |
| 附 录 | 第54-55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