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各种发电论文

变速恒频潮流发电系统的分析研究

第1章 绪论第1-15页
   ·潮流能的利用情况第11-12页
   ·进行变频潮流发电系统的意义第12-13页
   ·潮流发电系统的控制思想第13-14页
   ·本文主要工作第14-15页
第2章 水轮机第15-25页
   ·水轮机的基本参数第15-16页
     ·水流速度第15页
     ·转速第15页
     ·出力和功率利用系数第15-16页
   ·近代水轮机的基本类型和应用范围第16-17页
     ·反击型水轮机第16页
     ·冲击型水轮机第16-17页
   ·水轮机的能量损失及效率第17-18页
     ·水轮机的水力损失和水力效率第17页
     ·水轮机的机械损失和机械效率第17-18页
   ·水轮机的基本方程式第18-19页
   ·水轮机能量转换的最优工况第19-20页
   ·潮流发电的特点第20-21页
   ·水轮机组选型参考第21-23页
     ·选择所需的资料第21页
     ·型式选择第21-22页
     ·基本参数的计算第22-23页
   ·水轮发电机的选型参考第23-24页
     ·功率选择第23页
     ·电压等级选择第23页
     ·频率第23页
     ·功率因数第23-24页
     ·转速选择第24页
     ·励磁方式选择第24页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3章 变速恒频潮流发电系统的功率控制方法第25-32页
   ·交流-直流-交流潮流发电系统第25页
   ·双速潮流发电机的基本运行过程第25-27页
     ·大小发电机的软并网程序第26页
     ·从小发电机向大发电机的切换第26页
     ·大发电机向小发电机的切换第26-27页
     ·电动机启动第27页
   ·转子电流控制系统第27-29页
   ·交流励磁双馈潮流发电系统第29页
   ·无刷双馈发电机系统第29-30页
   ·开关磁阻潮流发电系统第30-31页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4章 恒速恒频潮流发电系统的优势第32-44页
   ·电磁调速电动机调速原理和基本结构第32-35页
     ·调速原理第32-33页
     ·调速特点第33-34页
     ·基本结构第34-35页
   ·工作特性第35-41页
     ·电磁调速电动机的自然机械特性第35-37页
     ·带转速负反馈的电磁调速电动机的机械特性第37页
     ·电磁调速电动机的调速特性第37-41页
   ·主要技术资料第41-43页
     ·YCT系列电磁调速电动机第41-42页
     ·YDCT系列换极式电磁调运电动机第42页
     ·YCTD系列低电阻电枢电磁调速电动机第42-43页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5章 交直交主回路的理论分析和设计第44-65页
   ·现代逆变控制技术的系统设计第44-50页
     ·逆变系统稳定性分析和设计第46-47页
     ·带宽频率和带宽第47页
     ·逆变控制系统设计第47-50页
   ·现代逆变控制系统中的主要环节第50页
   ·PWM逆变电路的基本原理第50-61页
     ·单相桥式PWM逆变电路第52-53页
     ·三相桥式PWM逆变电路第53-55页
     ·PWM逆变电路的调制方式第55-56页
     ·SPWM产生的方法第56-61页
   ·PWM逆变电路输出谐波的抑制第61-63页
   ·交流滤波电路第63-64页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6章 系统的软件仿真及其仿真结果第65-75页
   ·水轮机和控制器第65-66页
   ·同步发电机模型第66-67页
   ·励磁系统结构图第67-68页
   ·仿真框图第68-69页
   ·仿真结果第69-74页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7章 系统电路的硬件实现及其实验结果第75-91页
   ·SPWM调制及系统框图第75-76页
   ·控制程序的实现第76-77页
   ·SA4828基本工作原理第77-83页
     ·管脚功能第77-79页
     ·主要特点第79页
     ·工作原理第79-80页
     ·初始化寄存器第80-81页
     ·控制寄存器第81页
     ·硬件RESET复位功能第81-82页
     ·SA4828与微处理器的连接第82页
     ·初始化参数的设计第82页
     ·控制寄存器参数的设计第82-83页
   ·主电路设计第83-88页
     ·控制驱动电路设计第83-84页
     ·保护电路第84页
     ·采样电路第84页
     ·显示电路第84-85页
     ·软件设计第85-88页
     ·抗干扰措施第88页
   ·实验结果第88-90页
   ·本章小结第90-91页
结论第91-93页
参考文献第93-9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96-97页
致谢第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股票市场信息分析方法研究
下一篇:优化产业结构与实施人力资本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