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线路及杆塔论文

输电塔—线体系多维多点地震输入的试验研究与响应分析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1 绪论第12-34页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2-19页
     ·选题背景第12-14页
     ·研究意义第14-19页
   ·输电塔-线体系抗震研究现状第19-23页
     ·动力模型研究第19-20页
     ·抗震研究第20-21页
     ·振动台试验研究第21-22页
     ·振动控制研究第22-23页
   ·多维多点地震动输入研究现状第23-32页
     ·多维地震动输入研究第23-26页
     ·多点地震动输入研究第26-31页
     ·输电塔-线体系多维多点地震响应研究第31-32页
   ·存在问题与本文主要研究工作第32-34页
     ·存在问题第32页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第32-34页
2 多维多点人工地震动模拟及强震仪的布置第34-59页
   ·引言第34页
   ·基于《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的地震动随机模型参数第34-42页
     ·《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中的设计反应谱介绍第35-36页
     ·设计反应谱到功率谱的转化第36-40页
     ·功率谱密度函数的拟合第40-42页
   ·多点地震动合成第42-50页
     ·谐波叠加法原理第42-43页
     ·地震波的调整第43-44页
     ·“直线型”多点地震动模拟第44-46页
     ·“折线型” 多点地震动模拟第46-48页
     ·"地形变化"多点地震动模拟第48-50页
   ·多维地震动合成第50-54页
   ·多维多点地震动合成第54-56页
   ·强震仪的布置第56-58页
   ·本章小结第58-59页
3 输电塔-线体系模型多维多点振动台试验研究第59-97页
   ·引言第59页
   ·输电塔-线体系有限元模型第59-67页
     ·输电塔有限元模型第60-61页
     ·输电线有限元模型第61-66页
     ·绝缘子有限元模型第66-67页
   ·工程概况与模型比较第67-74页
     ·工程概况第67-70页
     ·输电塔动力特性计算第70-71页
     ·"三塔两线附加弹簧"模型与"三塔四线"模型的比较第71-74页
   ·输电塔-线体系试验模型非等比例问题研究第74-80页
     ·输电线修正系数的引入第74-75页
     ·地震激励下模型的响应比较第75-80页
   ·输电塔-线体系模型的设计与制作第80-85页
     ·结构动力试验的相似关系第80页
     ·输电塔模型设计第80-82页
     ·输电线模型设计第82-83页
     ·边界条件设计第83页
     ·模型的制作过程第83-85页
   ·输电塔-线体系多维多点振动台试验第85-95页
     ·振动台台阵系统介绍第85-87页
     ·测量仪器及测点布置第87-88页
     ·多维多点振动台试验工况第88-89页
     ·多维多点振动台试验结果分析第89-95页
   ·本章小结第95-97页
4 输电塔-线体系多维多点地震响应研究第97-122页
   ·引言第97页
   ·多维多点地震激励下的分析方法第97-98页
   ·输电塔-线体系多维地震响应分析第98-107页
     ·地震动的选取及分析工况第98-99页
     ·输电塔-线体系多维地震响应分析第99-107页
   ·输电塔-线体系多维多点地震响应分析第107-120页
     ·多维多点地震激励分析工况第107-108页
     ·多维一致与多维多点的比较第108-110页
     ·行波效应的影响第110-113页
     ·部分相干效应的影响第113-116页
     ·局部场地效应的影响第116-119页
     ·多维多点分量间相干性的影响第119-120页
   ·本章小结第120-122页
5 “折线型”和"地形变化"输电线路多维多点地震响应研究第122-148页
   ·引言第122-123页
   ·工程概况与模型比较第123-129页
     ·工程概况第123-125页
     ·两种模型频率比较第125-126页
     ·两种模型多维多点地震响应比较第126-129页
   ·“直线型”和“折线型”输电线路多维多点地震响应分析第129-141页
     ·分析模型第129页
     ·SMART-I台阵多维多点地震响应分析第129-132页
     ·输电塔-线体系多维多点地震响应分析第132-141页
   ·"地形变化"输电线路多点地震响应分析第141-147页
     ·分析模型第141-142页
     ·输电塔-线体系多点地震响应分析第142-147页
   ·本章小结第147-148页
结论第148-151页
参考文献第151-162页
创新点摘要第162-16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163-165页
致谢第165-166页
作者简介第166-167页

论文共1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封装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大规模水电站群短期联合优化调度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