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章 绪论 | 第1-16页 |
| ·绪言 | 第7页 |
| ·非线性光学材料 | 第7-8页 |
| ·二阶非线性光学玻璃的研究进展 | 第8-13页 |
| ·玻璃非线性光学效应的条件及特点 | 第8-9页 |
| ·二阶非线性光学玻璃的研究进展 | 第9-13页 |
| ·玻璃中激光诱导的SHG | 第10-11页 |
| ·玻璃在温度场/电场中的SHG | 第11-13页 |
| ·电子束辐射极化玻璃中的SHG | 第13页 |
| ·研究课题的提出 | 第13-16页 |
| ·研究的目的 | 第14页 |
| ·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第14-16页 |
| 第2章 二阶非线性光学效应的理论基础 | 第16-26页 |
| ·二阶非线性极化的物理基础 | 第16-17页 |
| ·光学二次谐波发生的原理 | 第17-22页 |
| ·Maker条纹法 | 第22-26页 |
| 第3章 Ge-As-S三元体系的玻璃研究 | 第26-36页 |
| ·实验方法与测试 | 第26-28页 |
| ·试样的制备 | 第26-27页 |
| ·原料的预处理 | 第26页 |
| ·块体玻璃的制备 | 第26-27页 |
| ·样品的处理与测试 | 第27-28页 |
| ·差热-失重(DSC-TG)成玻分析测试 | 第27页 |
| ·块体玻璃切片 | 第27页 |
| ·紫外-可见光透过率分析 | 第27页 |
| ·块体玻璃极化 | 第27-28页 |
| ·X射线衍射(XRD)测试 | 第28页 |
| ·Raman光谱分析 | 第28页 |
| ·二阶非线性的检测 | 第2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8-36页 |
| ·差热-失重(DSC-TG)分析与结果讨论 | 第28-30页 |
| ·紫外-可见光透过率结果与讨论 | 第30-31页 |
| ·极化前后XRD比较 | 第31-32页 |
| ·Raman光谱分析结果与讨论 | 第32页 |
| ·二阶非线性检测结果与讨论 | 第32-36页 |
| 第4章 Ge-Ga-S-Se四元体系块体玻璃的研究 | 第36-44页 |
| ·实验方法与测试 | 第36-37页 |
| ·试样的制备 | 第36-37页 |
| ·原材料的预处理 | 第36页 |
| ·块体玻璃的制备 | 第36-37页 |
| ·样品的测试 | 第3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7-44页 |
| ·差热-失重(DSC-TG)分析与结果讨论 | 第37-38页 |
| ·紫外-可见光透过率结果与讨论 | 第38-39页 |
| ·极化前后XRD比较 | 第39-40页 |
| ·Raman光谱分析结果与讨论 | 第40-42页 |
| ·二阶非线性检测结果与讨论 | 第42-44页 |
| 第5章 Ge-Ga-S-Se玻璃薄膜的研究 | 第44-57页 |
| ·集成光学与硫系玻璃薄膜 | 第44-49页 |
| ·光波导概述 | 第44-46页 |
| ·调制方法的分类 | 第46-49页 |
| ·硫系玻璃靶材的制备 | 第49页 |
| ·磁控溅射镀薄膜 | 第49-51页 |
| ·磁控溅射的原理 | 第49-51页 |
| ·磁控溅射的条件 | 第51页 |
| ·薄膜的检测分析与结果讨论 | 第51-57页 |
| ·薄膜断面的SEM分析与结果讨论 | 第51页 |
| ·薄膜的折射率分析与结果讨论 | 第51-52页 |
| ·薄膜的XRD分析与结果讨论 | 第52页 |
| ·薄膜的Raman光谱分析与结果讨论 | 第52-53页 |
| ·XPS分析与结果讨论 | 第53-56页 |
| ·XPS分析的基本原理 | 第53-54页 |
| ·XPS测试结果与讨论 | 第54-56页 |
| ·二阶非线性的检测分析与结果讨论 | 第56-57页 |
| 第6章 结论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