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 第1-17页 |
·引言 | 第7-8页 |
·介孔分子筛的反应机理 | 第8-9页 |
·液晶模板机理(Liquid Crystal Templating Mechanism,简称LCTM) | 第8页 |
·电荷匹配原理(Charge Density Matching Mechanism) | 第8-9页 |
·棒状自组装模型(Rod Assembly Model) | 第9页 |
·介孔氧化硅材料的合成过程及分类 | 第9-10页 |
·介孔分子筛的应用研究 | 第10-15页 |
·MCM-41介孔分子筛的催化性能 | 第10-12页 |
·金属离子改性作用 | 第12-13页 |
·吸附剂 | 第13页 |
·介孔薄膜材料的研究 | 第13-14页 |
·环保方面的应用研究 | 第14页 |
·非硅体系介孔材料的研究 | 第14-15页 |
·总结 | 第15页 |
·拟研究的几个问题 | 第15-17页 |
·MCM-41的合成 | 第15-16页 |
·MCM-41的修饰与改性 | 第16页 |
·MCM-41催化性能的研究 | 第16-17页 |
2 碱性条件下合成MCM-41介孔分子筛 | 第17-26页 |
·仪器和药品 | 第17-18页 |
·实验药品 | 第17页 |
·实验仪器 | 第17页 |
·表征仪器 | 第17-18页 |
·水热法合成的介孔分子筛 | 第18页 |
·合成条件对分子筛的影响 | 第18-22页 |
·CTAB和SiO_2之间不同物质的量比 | 第18-19页 |
·H_2O和SiO_2之间不同物质的量比 | 第19-20页 |
·NaOH和SiO_2之间不同物质的量比 | 第20-21页 |
·晶化时间 | 第21-2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2-24页 |
·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 | 第22-23页 |
·氮气吸附 | 第23-24页 |
·XRD图谱分析 | 第24页 |
·结论 | 第24-26页 |
3 酸性条件下合成MCM-41介孔分子筛 | 第26-30页 |
·合成方法 | 第26页 |
·合成条件对分子筛的影响 | 第26-29页 |
·晶化温度的影响 | 第26-27页 |
·老化时间的影响 | 第27页 |
·酸介质的影响 | 第27-29页 |
·结论 | 第29-30页 |
4 不同反应介质合成介孔分子筛的结构及性能比较 | 第30-34页 |
·MCM-41介孔分子筛XRD晶体结构 | 第30-31页 |
·MCM-41介孔分子筛的热重分析 | 第31-32页 |
·MCM-41介孔分子筛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32-33页 |
·结论 | 第33-34页 |
5 MCM-41介孔分子筛的掺杂 | 第34-43页 |
·Ti-MCM-41介孔分子筛 | 第34-39页 |
·合成方法 | 第3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4-37页 |
·催化性能的研究 | 第37-39页 |
·Zr-MCM-41介孔分子筛 | 第39-41页 |
·合成方法 | 第3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9-41页 |
·催化性能的研究 | 第41页 |
·结论 | 第41-43页 |
6 MCM-41分子筛负载超强酸 | 第43-49页 |
·液相沉淀法 | 第43-44页 |
·pH值对TiO_2沉积的影响 | 第43-44页 |
·水蒸发速度对TiO_2沉积的影响 | 第44页 |
·固相混合法 | 第44-45页 |
·硫酸钛的用量对MCM-41结构的影响 | 第44-45页 |
·催化性能的研究 | 第45-48页 |
·实验方法 | 第45-46页 |
·实验结果讨论 | 第46-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全文结论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