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D18S、D23S)不育性的遗传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1 前言第6-14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4-18页
   ·实验材料第14页
   ·实验方法第14-18页
     ·调查D18S、D23S与一系列常规品种的杂交组合的F_1育性第14页
     ·调查D18S、D23S与一系列常规品种的杂交组合的F_2育性第14-15页
     ·D18S、常规水稻品种以及两者杂交得到的F_2植株叶片中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电泳分析研究第15-18页
3 结果与分析第18-32页
   ·光温敏核不育系D18S与常规品种杂交F_1的育性分析第18-19页
   ·光敏核不育系与常规品种杂交F_2的育性分析第19-23页
     ·F_2群体(套袋)的育性分离模式测定第19-20页
     ·F_2群体(自然结实率)育性分离模式测定第20-22页
     ·F_2群体(花粉)育性分离模式测定第22页
     ·不同年份F_2群体(套袋结实率)育性分离模式第22-23页
   ·不同F_2群体间同质性检验第23-27页
   ·D18S与常规品种及F_2样品的电泳结果分析第27-32页
     ·D18S和常规品种相同叶枕距叶片的同工酶分析第27-28页
     ·不同叶枕距的D18S叶片的电泳结果分析第28-29页
     ·D18S与F_2(不育)的过氧化物酶比较分析第29页
     ·本地常规品种珍富10号与F_2(不育)的过氧化物酶比较分析第29-30页
     ·F_2中可育单株与不育单株样品的电泳分析比较第30页
     ·通过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电泳鉴定法对F_2群体的育性模型初步检验第30-32页
4 讨论第32-35页
5 结论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39页
致谢词第39页

论文共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FRP加固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的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
下一篇:MCM-41介孔分子筛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