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胁迫对玉米生理生态特性影响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5-11页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5-7页 |
·国外干旱研究进展 | 第5-6页 |
·国内干旱研究 | 第6-7页 |
·作物对干旱胁迫的形态及其生理反应 | 第7-11页 |
·干旱胁迫下作物形态的响应 | 第7页 |
·干旱胁迫下作物生理生化的响应 | 第7-11页 |
第二章 水分胁迫对玉米形态、生态指标的反应 | 第11-16页 |
·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试验条件 | 第11页 |
·试验设计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3-15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15-16页 |
第三章 水分胁迫下玉米的光合与蒸腾速率研究 | 第16-23页 |
·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试验条件 | 第16页 |
·试验设计 | 第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7-22页 |
·拔节期光合与蒸腾 | 第17-19页 |
·抽雄期光合与蒸腾 | 第19-22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22-23页 |
第四章 水分胁迫下玉米叶绿素荧光特性研究 | 第23-32页 |
·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试验条件 | 第23页 |
·试验设计 | 第23页 |
·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4-30页 |
·不同处理对玉米拔节期叶片基础荧光值的影响 | 第24-26页 |
·不同处理对玉米叶片最大荧光的影响 | 第26页 |
·玉米拔节期可变荧光值的变化特点 | 第26-27页 |
·玉米拔节期PSⅡ光化学效率 | 第27-28页 |
·玉米拔节期PSⅡ潜在活性 | 第28-29页 |
·玉米抽雄期叶绿素荧光参数 | 第29-30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30-32页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第32-34页 |
·结论 | 第32-33页 |
·展望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