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直接投资对山东省国内投资的挤出效应研究
|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7-8页 |
| ·选题背景 | 第7页 |
| ·研究意义 | 第7-8页 |
| ·研究思路和文章的主要内容 | 第8-9页 |
| ·研究思路 | 第8-9页 |
| ·文章的主要内容 | 第9页 |
| ·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 | 第9-11页 |
|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 ·创新与不足 | 第10-11页 |
| 第二章 FDI与挤入挤出效应研究综述 | 第11-19页 |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1-13页 |
| ·外商直接投资(FDI) | 第11页 |
| ·FDI的挤入挤出效应 | 第11-13页 |
| ·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6-19页 |
| 第三章 山东省利用FDI的状况分析 | 第19-32页 |
| ·FDI的发展历程 | 第19-22页 |
| ·摸索起步阶段(1978年至1991年) | 第20页 |
| ·波动增长阶段(1992年至1998年) | 第20-21页 |
| ·快速发展阶段(1999年至2007年) | 第21页 |
| ·危机后的新一轮调整与增长阶段(2008年至今) | 第21-22页 |
| ·利用FDI的总体规模 | 第22-25页 |
| ·FDI总流入额呈增长趋势 | 第22-23页 |
| ·FDI山东省占全国的比重变化 | 第23-24页 |
| ·FDI业绩指数的变化 | 第24-25页 |
| ·FDI的特征 | 第25-32页 |
| ·来源地以韩国、香港为主 | 第25-26页 |
| ·以第二产业为主 | 第26-29页 |
| ·以独资形式为主 | 第29-30页 |
| ·分布存在明显地域性差异 | 第30-32页 |
| 第四章 FDI对山东省国内投资挤出效应的实证研究 | 第32-41页 |
| ·投资方程式模型的建立 | 第32-34页 |
| ·回归方法及数据整理 | 第34-37页 |
| ·回归方法 | 第34-36页 |
| ·数据整理 | 第36-37页 |
| ·实证过程 | 第37-39页 |
| ·挤出效应分析 | 第39-41页 |
| 第五章 山东省FDI挤出效应的原因分析及政策建议 | 第41-49页 |
| ·山东省FDI挤出效应的原因分析 | 第41-44页 |
| ·FDI流入地区和产业结构失衡 | 第41页 |
| ·FDI进入了与内资相似的行业结构 | 第41-42页 |
| ·FDI挤占了内资的市场 | 第42页 |
| ·多种因素导致的FDI溢出效应不显著 | 第42-43页 |
| ·政策因素的不平等和行政、政绩体制的缺陷 | 第43页 |
| ·中小内资企业在金融市场上的融资约束 | 第43-44页 |
| ·弱化山东省FDI挤出效应的政策建议 | 第44-49页 |
| ·FDI地区分布的协调化和投资来源的多元化 | 第44-45页 |
| ·产业流向的合理引导与产业结构的均衡发展 | 第45-46页 |
| ·维护产业安全并防范外资垄断国内市场 | 第46-47页 |
| ·鼓励内外资合作以增强FDI的溢出效应 | 第47页 |
| ·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并建立互利互惠的政策导向 | 第47-49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9-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3-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