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果树园艺论文--浆果类论文--猕猴桃论文

猕猴桃雄性基因RAPD标记的研究

致谢第1-9页
摘要第9-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25页
 §1 高等植物性别分化及其研究进展第11-17页
  §1.1 高等植物性别研究的意义第11页
  §1.2 高等植物性别表现的类型和特点第11-12页
  §1.3 高等植物性别分化的遗传学基础第12-14页
  §1.4 高等植物性别分化的影响因子第14-17页
 §2 雌雄异株植株性别鉴定的研究进展第17-22页
  §2.1 形态学鉴定第17页
  §2.2 同工酶鉴定第17-18页
  §2.3 酚类、鞣质鉴别法第18-19页
  §2.4 氧化还原鉴别法第19页
  §2.5 蛋白质、氨基酸等含量鉴别法第19页
  §2.6 化学药剂处理鉴别法第19页
  §2.7 染色体组型鉴别法第19-20页
  §2.8 特异大分子标记鉴别法第20-22页
 §3 猕猴桃性别变异及其可能的遗传基础第22-23页
 §4 RAPD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果树上的应用第23页
  §4.1 RAPD技术的基本原理第23页
  §4.2 RAPD技术在果树上的应用第23页
 §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3-25页
实验部分第25-47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5-31页
  §1 材料第25页
  §2 方法第25-31页
   §2.1 猕猴桃基因组DNA提取第25-26页
   §2.2 DNA浓度及纯度的测定第26页
   §2.3 RAPD扩增体系第26页
   §2.4 猕猴桃雄性基因RAPD标记的克隆及序列测定第26-30页
   §2.5 猕猴桃雄性基因特异标记DNA片段的序列分析第30-31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31-43页
  §1 猕猴桃基因组DNA的提取结果第31页
  §2 猕猴桃雄性基因的RAPD标记第31-34页
   §2.1 特异引物的筛选第31-32页
   §2.2 雄性基因RAPD标记在杂交F_1代及中华猕猴桃、美味猕猴桃雌雄个体上的验证第32-34页
  §3 猕猴桃雄性基因标记DAN片段的回收、克隆与测序第34-36页
   §3.1 DAN片段的回收、克隆及重组质粒的酶切与鉴定第34-35页
   §3.2 猕猴桃雄性基因标记DNA片段的测序结果第35-36页
  §4 猕猴桃雄性基因特异标记DNA片段序列分析第36-43页
   §4.1 美味猕猴桃与中华猕猴桃雄性基因特异标记DNA片段的相似性分析第36-38页
   §4.2 猕猴桃雄性特异标记DNA序列的生物信息分析第38-43页
 第四章 讨论第43-46页
  §1 关于猕猴桃性别表现的类型及性别分化的遗传学基础第43-44页
  §2 关于猕猴桃雄性基因RAPD标记S1032_(850)和S79_(750)的获得及其与猕猴桃性别控制基因的关系第44页
  §3 关于特异标记DNA序列的分析第44-45页
  §4 关于猕猴桃雄性基因RAPD标记的应用第45-46页
 第五章 结论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6页
作者简介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对等网络有效搜索机制研究
下一篇:CRM系统在我国证券业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