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10页 |
绪论 | 第10-20页 |
第一章 唐代美学范型的总体形态、思想本源与思维特质 | 第20-35页 |
第一节 唐代美学范型的总体形态 | 第20-22页 |
第二节 唐代美学范型的思想本源 | 第22-31页 |
第三节 唐代美学范型的思维特质 | 第31-35页 |
第二章 本元与人道--审美本体论范型 | 第35-49页 |
第一节 元:世界本源的环深 | 第36-41页 |
第二节 道:伦理本体的彪炳 | 第41-49页 |
第三章 心性与情感--审美主体论范型 | 第49-101页 |
第一节 心:刹那生命的真宰 | 第50-59页 |
第二节 性:此在生命的疏瀹 | 第59-66页 |
第三节 情:完整生命的圆该 | 第66-72页 |
第四节 仁义:伦理生命的激扬 | 第72-78页 |
第五节 圣:此在超越的准的 | 第78-84页 |
第六节 灵:天人合一的枢纽 | 第84-101页 |
第四章 风骨与法度--审美创造论范型 | 第101-143页 |
第一节 风骨:生命志气的符契 | 第102-107页 |
第二节 美刺:政治教化的思摹 | 第107-112页 |
第三节 法度:法则尺度的筌蹄 | 第112-126页 |
第四节 浮靡:形式美学的采滥 | 第126-143页 |
第五章 空幻与灵悟--审美体验论范型 | 第143-165页 |
第一节 空:缘起之性的覃思 | 第144-152页 |
第二节 悟:生命即现的写真 | 第152-165页 |
第六章 净土与意境--审美品格论范型 | 第165-203页 |
第一节 雅正:典雅方正的箴铭 | 第166-172页 |
第二节 净土:彼岸世界的金相 | 第172-183页 |
第三节 意象:意念印迹的圆照 | 第183-190页 |
第四节 意境:刹那生命的即现 | 第190-203页 |
结语 | 第203-204页 |
参考文献 | 第204-205页 |
后记 | 第205-2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