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章 绪论 | 第1-35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4-22页 |
| ·电阻反常 | 第15-16页 |
| ·磁化率反常 | 第16-17页 |
| ·比热反常 | 第17-19页 |
| ·双-能级系统 | 第19-20页 |
| ·电四极矩 | 第20-22页 |
|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第22-34页 |
| ·第一原理模型 | 第22-23页 |
| ·势散射模型 | 第23-25页 |
| ·s-d交换模型和Kondo模型 | 第25-26页 |
| ·Anderson模型 | 第26-27页 |
| ·Anderson模型与Kondo模型之间的关系 | 第27-29页 |
| ·离子模型 | 第29-31页 |
| ·Coqblin-Schrieffer模型 | 第31-32页 |
| ·多通道Kondo模型和多通道Anderson模型 | 第32-34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目标和方法 | 第34-35页 |
| 第2章 介观Kondo效应 | 第35-105页 |
| ·介观材料系统中的Kondo效应 | 第35-53页 |
| ·引言 | 第35-37页 |
| ·薄膜和细导线中的Kondo效应 | 第37-41页 |
| ·点-接触系统中的Kondo效应 | 第41-43页 |
| ·介观系统中的轨道Kondo效应 | 第43-45页 |
| ·单量子点系统中的Kondo效应 | 第45-50页 |
| ·耦合量子点系统中的Kondo效应 | 第50-53页 |
| ·嵌入单量子点介观环内的Kondo效应 | 第53-74页 |
| ·引言 | 第53-54页 |
| ·一维介观A-B金属环中的持续电流 | 第54-57页 |
| ·点-环系统的模型公试 | 第57-60页 |
| ·计算结果及讨论 | 第60-74页 |
| ·共振位置和宽度随磁通φ变化 | 第60-64页 |
| ·杂质磁化率随标度变量_K/L变化 | 第64-67页 |
| ·持续电流随磁通的变化 | 第67-70页 |
| ·变分法近似 | 第70-71页 |
| ·微扰法近似 | 第71-73页 |
| ·结论 | 第73-74页 |
| ·含有边耦合量子点介观环中的持续电流 | 第74-82页 |
| ·引言 | 第74-75页 |
| ·理论与求解 | 第75-7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78-82页 |
| ·结论 | 第82页 |
| ·嵌入串联耦合量子点介观环内的Kondo效应 | 第82-96页 |
| ·引言 | 第82-84页 |
| ·系统的模型 | 第84-87页 |
| ·计算结果和讨论 | 第87-96页 |
| ·分子轨道能级随δ的变化 | 第87-90页 |
| ·持续电流随δ的变化曲线 | 第90-92页 |
| ·持续电流随磁通φ的变化 | 第92-95页 |
| ·结论 | 第95-96页 |
| ·嵌入并联耦合量子点介观环内的巨持续电流 | 第96-105页 |
| ·引言 | 第96页 |
| ·系统的模型 | 第96-99页 |
| ·计算结果与讨论 | 第99-104页 |
| ·结论 | 第104-105页 |
| 结论 | 第105-110页 |
| 致谢 | 第110-11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1-123页 |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123-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