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0页 |
正文 | 第10-35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1 材料 | 第12-13页 |
2 实验方法 | 第13-16页 |
·水稻叶片含水量的测定 | 第13页 |
·质膜透性的测定 | 第13页 |
·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测定 | 第13页 |
·粗酶液的制备 | 第13-14页 |
·酶活性测定 | 第13-14页 |
·酶活性PAGE分析 | 第14页 |
·线粒体的分离和纯化 | 第14-15页 |
·线粒体蛋白的SDS-PAGE电泳 | 第15页 |
·Aoxl基因的扩增 | 第15页 |
·质粒DNA的提取及急目的基因的分离和回收 | 第15页 |
·DNA探针的标记 | 第15-16页 |
·水稻叶片中RNA的提取 | 第16页 |
·Northern印迹 | 第16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6-24页 |
·水稻叶片含水量的变化 | 第16-17页 |
·水杨酸对低温下水稻叶片和根质膜透性的影响 | 第17-18页 |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 第18页 |
·水杨酸对低温下水稻叶片光合色素水平的影响 | 第18-19页 |
·CAT活性的变化及其PAGE活性染色分析 | 第19-20页 |
·POD活性的变化及其PAGE活性染色分析 | 第20-22页 |
·SOD活性的变化及其PAGE活性染色分析 | 第22-23页 |
·水杨酸对对低温下水稻叶片交替氧化酶(AOX)蛋白总量的影响 | 第23-24页 |
·水杨酸对对低温下水稻叶片交替氧化酶基因(Aoxl)mRNA转录的影响 | 第24页 |
4 讨论 | 第24-28页 |
5 参考文献 | 第28-35页 |
综述 植物抗逆性的呼吸代谢及其分子机理 | 第35-70页 |
一 在逆境条件下植物会发生一系列生理生化 | 第35-36页 |
1 逆境与植物细胞头性的变化 | 第35页 |
2 逆境与植物水分代谢 | 第35页 |
3 逆境与植物的光合作用 | 第35页 |
4 逆境与植物的呼吸作用 | 第35-36页 |
5 逆境与植物代谢 | 第36页 |
二 逆境与植物线粒体结构及其呼吸作用的影响 | 第36-48页 |
(一) 淹涝胁迫对植物呼吸代谢的影响 | 第36-45页 |
1 淹涝胁迫对植物线粒体结构及其呼吸作用的影响 | 第36-37页 |
2 植物忍耐淹涝胁迫的代谢机理 | 第37-45页 |
·呼吸代谢调节 | 第37-39页 |
·线粒体火星及其脂类代谢 | 第39-40页 |
·缺氧蛋白 | 第40-41页 |
·基因表达 | 第41-43页 |
·适应机制 | 第43-45页 |
(二) 低温胁迫对植物线粒体结构及其生理功能的影响 | 第45-48页 |
1 冷害引起线粒体结构和生理生化的变化 | 第46页 |
2 冷害机理及其适应机制 | 第46-48页 |
·膜相的改变 | 第46-47页 |
·蛋白质的解偶联 | 第47页 |
·活性氧的破坏作用 | 第47-48页 |
三 植物逆境下的抗氰呼吸代谢途径 | 第48-60页 |
1 AOX的结构活性调节 | 第50-51页 |
2 AOX的基因表达 | 第51-52页 |
3 从线粒体到核的信号传递 | 第52-54页 |
4 翻译后的活性调节 | 第54-56页 |
5 AOX在有氧代谢中的生理作用 | 第56-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71-72页 |
声明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