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8018B车轮车床数控改造
第1章 绪论 | 第1-15页 |
1.1 引言 | 第8页 |
1.2 机床数控改造的目的 | 第8-9页 |
1.3 数控系统的产生和发展 | 第9-10页 |
1.3.1 数控系统的出现和发展 | 第9页 |
1.3.2 数控系统的发展趋势 | 第9-10页 |
1.4 C8018B车轮车床的数控改造 | 第10-15页 |
第2章 数控基本原理 | 第15-21页 |
2.1 概述 | 第15-16页 |
2.2 插补计算 | 第16-18页 |
2.2.1 插补原理 | 第16-17页 |
2.2.2 插补算法 | 第17-18页 |
2.3 开环系统速度计算 | 第18页 |
2.4 位置控制原理 | 第18-21页 |
2.4.1 位控分类 | 第18-19页 |
2.4.2 位置进给驱动装置 | 第19-21页 |
第3章 SINUMERIK 802S数控系统 | 第21-29页 |
3.1 系统组成与连接 | 第21-24页 |
3.1.1 系统简介 | 第21页 |
3.1.2 硬件构成 | 第21-22页 |
3.1.3 软件构成 | 第22-23页 |
3.1.4 SINUMERIK 802S部件连接 | 第23-24页 |
3.2 开机顺序流程图 | 第24-25页 |
3.3 系统常用技术参数设定 | 第25-26页 |
3.4 程序设计 | 第26-27页 |
3.4.1 数控加工程序结构 | 第26页 |
3.4.2 系统常用编程指令简介 | 第26-27页 |
3.5 PLC指令简介 | 第27-29页 |
第4章 C8018B车轮车床数控改造 | 第29-39页 |
4.1 车轮车床简介 | 第29-30页 |
4.1.1 车轮车床性能概述 | 第29页 |
4.1.2 机床各部分动作电控要求简介 | 第29-30页 |
4.2 刀架控制系统设计 | 第30-33页 |
4.3 反向间隙补偿 | 第33-34页 |
4.4 丝杠螺距误差补偿 | 第34-36页 |
4.5 步进电机选择 | 第36-39页 |
4.5.1 基本公式 | 第36-37页 |
4.5.2 参数选择 | 第37-39页 |
第5章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 第39-59页 |
5.1 设计原则 | 第39-40页 |
5.1.1 24V直流电源选择 | 第39-40页 |
5.2 电气控制任务 | 第40-59页 |
5.2.1 PLC系统设计要点 | 第40-45页 |
5.2.2 PLC程序设计 | 第45-50页 |
5.2.3 PLC子程序功能 | 第50-59页 |
第6章 伺服系统机械驱动设计 | 第59-63页 |
6.1 概述 | 第59页 |
6.2 机床基本参数及负载计算 | 第59-61页 |
6.2.1 C8018B机床主要技术参数 | 第59-60页 |
6.2.2 负载计算 | 第60-61页 |
6.3 改造方案设计 | 第61页 |
6.3.1 进给运动的要求 | 第61页 |
6.4 传动方案设计 | 第61-63页 |
第7章 加工程序设计 | 第63-70页 |
7.1 自动编程 | 第63-64页 |
7.2 JM3踏面轮廓加工程序设计 | 第64-70页 |
结论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