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12页 |
第一章 含油气盆地油气地质异常概念 | 第12-25页 |
第一节 地质异常 | 第12-13页 |
一、 地质异常 | 第12页 |
二、 成矿预测区“五P”地段圈定 | 第12-13页 |
第二节 油气地质异常 | 第13-15页 |
一、 油气地质异常分析的理论基础 | 第13-14页 |
二、 油气地质异常的尺度水平 | 第14-15页 |
第三节 油气地质异常类型 | 第15-21页 |
一、油气地质异常类型 | 第15-21页 |
1、 沉积异常 | 第16页 |
2、 构造异常 | 第16-18页 |
3、 地球化学异常 | 第18-19页 |
4、 地层压力异常 | 第19-21页 |
第四节 中国油气地质异常分布特征 | 第21-22页 |
一、 油气地质异常分布的分带性 | 第21-22页 |
二、 油气地质异常分布的特点 | 第22页 |
第五节 油气地质异常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2-25页 |
第二章 地质异常定量计算方法 | 第25-32页 |
第一节 地质异常分析指导思想 | 第25-26页 |
一、 有效信息定量的提取原则 | 第25页 |
二、 油气地质异常定量研究方法 | 第25-26页 |
第二节 地质复杂系数法 | 第26-27页 |
第三节 组合熵法 | 第27页 |
第四节 地质相似系数法 | 第27-28页 |
第五节 分维法 | 第28页 |
第六节 地质关联度(R值)法 | 第28-29页 |
第七节 基于分形和混沌理论的特征提取 | 第29-32页 |
一、 关联维数的提取 | 第29-30页 |
二、 幅谱分数维的计算 | 第30页 |
三、 Hurst指数的提取 | 第30-31页 |
四、 最大Lyapunov指数的提取 | 第31-32页 |
第三章 油气地质异常地震参数定量提取 | 第32-43页 |
第一节 地震参数的分类 | 第32-33页 |
第二节 地震特征信息的定量提取 | 第33-40页 |
一、 地震解析信号分析 | 第33-36页 |
二、 解析信号的定义和性质 | 第36-37页 |
三、 解析信号在地震记录上的应用 | 第37-39页 |
四、 三瞬参数的地震解释 | 第39-40页 |
第三节 地震动力学参数定量提取方法 | 第40-43页 |
一、 提取地震参数类型 | 第40-41页 |
二、 瞬时参数的提取 | 第41-42页 |
三、 相关属性参数提取方法 | 第42-43页 |
第四章 山东临清坳陷东部致矿(油气)地质异常研究 | 第43-62页 |
第一节 渤海湾含油气盆地地质异常成矿可能地段 | 第43-46页 |
一、 渤海湾含油气盆地概况 | 第43-45页 |
二、 渤海湾盆地构造特征 | 第45-46页 |
三、 渤海湾盆地的构造演化 | 第46页 |
第二节 临清坳陷东部找矿可行地段含油气地质异常 | 第46-50页 |
一、 临清坳陷东部构造特征 | 第46-47页 |
二、 临清坳陷东部断裂特征 | 第47-48页 |
三、 临清坳陷东部地质结构 | 第48-49页 |
四、 临清坳陷东部构造演化 | 第49-50页 |
第三节 临清坳陷有机质致矿(油气)地质异常研究 | 第50-55页 |
一、 临清坳陷有机质致矿(油气)地质异常层位 | 第50-52页 |
二、 临清坳陷德南洼陷有利致矿(油气)地质异常层位 | 第52-53页 |
三、 石炭二叠系成熟度 | 第53-55页 |
第四节 德州地区沉积致矿(油气)地质异常研究 | 第55-62页 |
一、 地层划分 | 第55-56页 |
二、 德南洼陷沉积致矿(油气)地质异常 | 第56-62页 |
第五章 模型区油气地质异常特征定量分析 | 第62-76页 |
第一节 模型区选取及模型区油气地质异常特征 | 第62-67页 |
一、 济阳坳陷总体油气地质特征 | 第62页 |
二、 模型区的地质特征 | 第62-66页 |
三、 模型区油气井试油结果 | 第66-67页 |
第二节 模型区一维地质异常数值特征(测井数据)分析 | 第67-71页 |
一、 原始数据选定 | 第67页 |
二、 因子分析方法研究 | 第67-68页 |
三、 聚类分析方法研究 | 第68-69页 |
四、 模型区测井数据地质异常数值特征分析 | 第69-71页 |
第三节 二维地质异常-地震剖面数据采集与处理 | 第71-76页 |
一、 地质异常特征提取 | 第71-75页 |
二、 模型区油气地质异常分析 | 第75-76页 |
第六章 研究区油气地质异常成藏规律及其评价研究 | 第76-93页 |
第一节 研究思路 | 第76-78页 |
一、 成矿预测技术方法 | 第76页 |
二、 高精度预测方法的构建 | 第76-77页 |
三、 地质异常精细结构研究方法 | 第77-78页 |
第二节 研究区德州工区剖面选取与数据准备 | 第78-80页 |
一、 研究区数据准备 | 第78-79页 |
二、 研究区层位划分 | 第79-80页 |
第三节 德州工区测井油气地质异常分析 | 第80-81页 |
第四节 德州工区地震油气地质异常分析 | 第81-86页 |
一、 研究区井点处的地震油气地质异常分析 | 第81-82页 |
二、 研究区剖面处地震油气地质异常分析 | 第82页 |
三、 研究区顺层地震油气地质异常分析 | 第82-86页 |
第五节 研究区油气地质异常定位预测评价分析 | 第86-93页 |
一、 地质异常定位预测模型及计算 | 第86-87页 |
二、 层位标定和阈值确定 | 第87-88页 |
三、 德南研究区油气地质异常分布与评价分析 | 第88-93页 |
第七章 结论与认识 | 第93-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101页 |
致谢 | 第101-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