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小说论文--新体小说论文

茅盾与李箕永的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小说创作比较研究

※内容摘要(ABSTRACT)第1-8页
导言第8-11页
第一章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朝社会环境与文学发展第11-21页
 第一节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朝两国历史发展过程的类似性第11-13页
 第二节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朝两国文坛与现实主义文学第13-17页
 第三节 中朝两国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受容和实践的同步性第17-21页
第二章 茅盾与李箕永进步的社会思想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观的确立第21-34页
 第一节 人生志向与进步的社会思想第21-24页
 第二节 对消极文学的批判与新文学的探索第24-27页
 第三节 向往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观第27-34页
第三章 创作的立体构架与鲜明的倾向性第34-77页
 第一节 现实人生与社会黑暗的剖露:早期小说第34-49页
 第二节 现实社会的整体反映:中期小说第49-59页
 第三节 茅盾的《农村三部曲》与李箕永的《故乡》比较第59-77页
第四章 强烈的现实性与鲜明的时代性第77-92页
 第一节 叛逆的女性形象及其未来前景第77-84页
 第二节 知识分子信念的实践与社会前途话题第84-92页
第五章 小说艺术的创新与发展第92-108页
 第一节 人物性格的多面性与复杂性第92-99页
 第二节 网状密集结构与二重结构第99-101页
 第三节 精湛的艺术表现手法第101-108页
※参考文献第108-11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11页

论文共11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惩罚性损害赔偿研究
下一篇:中国传统漆画材料与技法借鉴西方古典主义绘画表现形式的初探--毕业创作磨漆壁画《塔吉克人早市》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