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罚性损害赔偿研究
第一部分 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的概论 | 第1-22页 |
一、 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9-15页 |
二、 惩罚性损害赔偿产生及其发展的原因 | 第15-19页 |
三、 关于惩罚性损害赔偿的理论分歧 | 第19-22页 |
第二部分 惩罚性损害赔偿的法理分析 | 第22-30页 |
一、 法律价值 | 第22-27页 |
(一) 自由价值 | 第23-24页 |
(二) 平等价值 | 第24-25页 |
(三) 秩序价值 | 第25-26页 |
(四) 效率价值 | 第26-27页 |
二、 功能分析 | 第27-30页 |
(一) 赔偿功能 | 第27-28页 |
(二) 惩罚功能 | 第28页 |
(三) 预防功能 | 第28-29页 |
(四) 保障和平功能 | 第29-30页 |
(五) 鼓励市场交易功能 | 第30页 |
第三部分 惩罚性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和适用范围 | 第30-39页 |
一、 惩罚性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 | 第31-34页 |
(一) 违法行为 | 第31-32页 |
(二) 主观故意 | 第32-33页 |
(三) 损害事实 | 第33页 |
(四) 因果关系 | 第33-34页 |
二、 惩罚性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 | 第34-36页 |
三、 惩罚性损害赔偿金的计算 | 第36-39页 |
第四部分 在我国建立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的构想 | 第39-46页 |
一、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49条之分析 | 第39-42页 |
二、 我国建立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42-44页 |
三、 我国建立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的设想 | 第44-46页 |
参考书目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