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基因工程(遗传工程)论文

水通道蛋白Z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及分离纯化

致谢第1-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9页
目录第9-14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4-26页
   ·膜蛋白第14-20页
     ·生物膜与膜蛋白第14-15页
     ·膜蛋白的研究意义第15-16页
     ·膜蛋白研究现状第16-17页
     ·膜蛋白高效表达策略第17-20页
       ·表达宿主的筛选第18页
       ·弱启动子替代强启动子第18页
       ·包涵体表达策略第18-19页
       ·融合表达策略第19页
       ·无细胞表达策略第19-20页
       ·表达条件的优化第20页
   ·水通道蛋白第20-24页
     ·水通道蛋白简介第21页
     ·大肠杆菌水通道蛋白AqpZ第21-22页
     ·AqpZ的稳定性第22-23页
     ·水通道蛋白研究意义第23-24页
   ·水通道蛋白高效表达研究进展第24页
   ·MBP/polyhistidine元亲和标签体系第24-25页
   ·本课题拟研究内容第25-26页
第二章 AqpZ元亲和标签表达载体的构建第26-37页
   ·引言第26-27页
   ·实验材料及仪器第27-28页
     ·菌种第27页
     ·质粒第27页
     ·工具酶和试剂盒第27页
     ·分子量标准第27页
     ·缓冲液及其他常用溶液第27-28页
     ·培养基第28页
     ·主要仪器及设备第28页
   ·实验方法第28-33页
     ·分子生物学相关操作第28-30页
       ·分子克隆相关实验第28页
       ·大肠杆菌质粒的抽提第28-29页
       ·大肠杆菌感受态的制备第29页
       ·质粒或连接产物的转化第29-30页
     ·AqpZ二元亲和标签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0-31页
       ·引物设计第30-31页
       ·AqpZ基因的扩增第31页
       ·AqpZ二元亲和标签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1页
     ·融合蛋白MBP-AqpZ-HIS的表达第31-32页
       ·工程菌的培养及融合蛋白的表达第31-32页
       ·细菌的裂解第32页
     ·分析测定方法第32-33页
       ·细胞密度的测定第32页
       ·SDS-PAGE电泳及蛋白浓度分析第32-33页
   ·实验结果第33-35页
     ·AqpZ编码基因的克隆第33页
     ·AqpZ二元亲和标签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3-34页
     ·融合蛋白MBP-AqpZ-HIS的表达第34-35页
   ·讨论第35-37页
第三章 融合蛋白MBP-AqpZ-HIS的表达优化第37-46页
   ·引言第37页
   ·实验材料及仪器第37-38页
     ·菌种第37-38页
     ·培养基第38页
     ·缓冲液及其他常用溶液第38页
     ·分子量标准第38页
     ·主要仪器及设备第38页
   ·实验方法第38-39页
     ·表达条件的优化第38-39页
     ·细菌的裂解第39页
     ·分析测定方法第39页
       ·细胞密度的测定第39页
       ·SDS-PAGE电泳及蛋白浓度分析第39页
   ·实验结果第39-44页
     ·不同表达宿主对MBP-AqpZ-HIS融合蛋白表达的影响第39-40页
     ·不同诱导时机对MBP-AqpZ-HIS融合蛋白表达的影响第40-42页
     ·不同IPTG浓度对MBP-AqpZ-HIS融合蛋白表达的影响第42-44页
     ·不同诱导后培养时间对MBP-AqpZ-HIS融合蛋白表达的影响第44页
     ·优化结果第44页
   ·讨论第44-46页
第四章 水通道蛋白AqpZ-HIS的分离纯化第46-59页
   ·引言第46页
   ·实验材料及仪器第46-48页
     ·菌种第46-47页
     ·培养基第47页
     ·特异性蛋白酶第47页
     ·缓冲液及其他常用溶液第47-48页
     ·分子量标准第48页
     ·主要仪器及设备第48页
   ·实验方法第48-50页
     ·细胞膜的分离和去污剂的筛选第48-49页
     ·融合蛋白MBP-AqpZ-HIS的分离纯化第49页
     ·蛋白酶抑制剂的去除第49页
     ·蛋白的特异性酶切第49页
     ·水通道蛋白的分离纯化第49页
     ·分析测定方法第49-50页
       ·SDS-PAGE电泳及蛋白浓度分析第49-50页
   ·实验结果第50-57页
     ·细胞膜的分离和去污剂的筛选第50-51页
     ·AqpZ-HIS的分离纯化第51-57页
       ·AqpZ-HIS的分离纯化—基于策略Ⅰ第52-55页
       ·AqpZ-HIS的分离纯化—基于策略Ⅱ第55-57页
   ·讨论第57-59页
第五章 AqpZ的结构及结构稳定性的研究第59-65页
   ·引言第59页
   ·实验材料及仪器第59-60页
     ·蛋白样品第59页
     ·缓冲液及其他常用溶液第59页
     ·分子量标准第59页
     ·主要仪器及设备第59-60页
   ·实验方法第60-61页
     ·色氨酸荧光光谱第60页
     ·AqpZ四级结构的研究第60页
     ·AqpZ结构稳定性研究第60-61页
   ·实验结果第61-63页
     ·水通道蛋白AqpZ三级结构第61-62页
     ·水通道蛋白AqpZ四级结构第62页
     ·水通道蛋白结构稳定性第62-63页
   ·讨论第63-65页
第六章 结论、创新点及展望第65-67页
   ·结论第65-66页
   ·课题创新点第66页
   ·课题展望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4页
作者简历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抗酸铝种质资源的筛选及细胞质膜H~+-ATPase在植物耐铝机制中的作用
下一篇:海南坡鹿Ⅱ类MHC基因cDNA的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