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概论 | 第9-18页 |
·连续铸钢简介 | 第9-11页 |
·国内外连铸发展的过程和现状 | 第9-10页 |
·弧型连铸机的主要设备 | 第10-11页 |
·结晶器液位控制系统简介 | 第11-15页 |
·结晶器液位检测及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 | 第12-14页 |
·结晶器钢水液位自动控制的方法 | 第14-15页 |
·本课题的提出 | 第15-16页 |
·本文所做的工作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基础理论 | 第18-36页 |
·控制模型辨识 | 第18-22页 |
·辨识简介 | 第18-20页 |
·闭环辨识简介 | 第20-22页 |
·PID控制原理 | 第22-26页 |
·PID控制原理 | 第22-24页 |
·数字PID控制算法 | 第24-26页 |
·模糊控制原理 | 第26-29页 |
·模糊控制器的基本思想 | 第26-27页 |
·模糊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 第27-28页 |
·模糊控制基本算法 | 第28-29页 |
·模糊控制器的基本设计方法 | 第29-36页 |
·模糊控制器的结构设计 | 第30页 |
·模糊控制规则的设计 | 第30-32页 |
·精确量与模糊量之间的相互转换 | 第32-33页 |
·论域、量化因子及比例因子的选择 | 第33-34页 |
·模糊控制算法 | 第34-36页 |
第三章 武钢二炼钢3#连铸机结晶器液位控制系统简介 | 第36-51页 |
·结晶器液位控制系统简介 | 第36-38页 |
·LM-600电磁涡流式液面计 | 第37页 |
·RSE 1000数字型控制器 | 第37-38页 |
·MQS 160塞棒机构 | 第38页 |
·DEM 960电动缸 | 第38页 |
·ACV 400放大器 | 第38页 |
·此系统采用的PID控制方法简介 | 第38-40页 |
·结晶器模型的辨识 | 第40-43页 |
·matlab系统辨识工具箱简介 | 第40-42页 |
·具体的辨识过程 | 第42-43页 |
·结晶器液位控制所面临的困难 | 第43-47页 |
·不均匀的铸速 | 第44页 |
·中间罐出口通道中的不规则流动 | 第44页 |
·结晶器中的紊流和波动 | 第44页 |
·结晶器内熔池的振动 | 第44页 |
·结晶器振荡 | 第44-45页 |
·塞棒头的侵蚀 | 第45-47页 |
·新的结晶器液位控制方法的介绍 | 第47-50页 |
·基于PI的液位控制策略 | 第47-48页 |
·基于零极点配置的液位控制策略 | 第48-49页 |
·智能化液位控制策略 | 第49页 |
·自适应液位控制 | 第49-50页 |
·智能PID控制方法的思路 | 第50-51页 |
第四章 PID参数模糊自整定控制器的应用研究 | 第51-62页 |
·常规的PID参数模糊自整定控制器的设计 | 第51-55页 |
·PID参数模糊自整定的控制系统结构 | 第51-52页 |
·PID参数自整定的原则 | 第52-53页 |
·PID参数模糊自整定控制器的设计 | 第53-55页 |
·PID参数模糊自整定器的改进 | 第55-57页 |
·模糊控制器结构的改进 | 第56页 |
·模糊控制器推理规则的改进 | 第56-57页 |
·武钢二炼钢3#连铸机拟采用的PID参数模糊自整定控制器设计 | 第57-59页 |
·参数k_p(O)的获得 | 第58页 |
·两输入一输出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 第58-59页 |
·结晶器液位PID参数模糊自整定控制器的仿真研究 | 第59-62页 |
第五章 实验研究 | 第62-74页 |
·EFPT计算机过程控制实验系统的简介 | 第62-65页 |
·EFPT过程控制实验装置简介 | 第62-64页 |
·EFPT计算机过程控制实验系统组成介绍 | 第64-65页 |
·锅炉液位控制实验系统 | 第65-67页 |
·锅炉液位实时控制 | 第67-74页 |
·锅炉液位控制实验模拟结晶器液位控制的可行性论证 | 第67-68页 |
·锅炉液位实时控制算法实现 | 第68-70页 |
·锅炉液位实时控制实验过程 | 第70页 |
·锅炉液位实时控制实验结果 | 第70-74页 |
结束语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