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写词表 | 第1-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引言 | 第11-15页 |
第一章 植物自交不亲和性及细胞信号转导 | 第15-31页 |
1 自交不亲性类型及遗传控制 | 第15-22页 |
·配子体形自交不亲和性 | 第16-19页 |
·茄科植物的自交不订和性 | 第17-18页 |
·蔷薇笠植物的自交不亲和性 | 第18页 |
·罂粟科植物的自交不亲和性 | 第18-19页 |
·孢子体形自交不亲和性 | 第19-22页 |
·芸苔属植物的自交不亲和性 | 第19-21页 |
·番薯性植物的自交不亲和性 | 第21-22页 |
2 自交不亲和性反应中细胞信号转导机制研究 | 第22-24页 |
3 展望 | 第24-27页 |
4 参考文献 | 第27-31页 |
第二章 LCSM在梨自交不亲和性信号转导中应用研究方法的建立 | 第31-44页 |
1 材料和硬件、软件设备 | 第32页 |
2 用于LCSM检测的标本及荧光指示剂准备 | 第32-34页 |
·标本的体积 | 第32页 |
·与细胞信号分子相关的常用荧光指示剂 | 第32-34页 |
3 LCSM的数据采集 | 第34-37页 |
·对标本进行光学切片分析 | 第35页 |
·图象的格式 | 第35-36页 |
·图象的获取 | 第36-37页 |
4 LCSM的图象预处理 | 第37页 |
5 LCSM的图象处理与出图 | 第37-43页 |
·添加伪彩 | 第38-40页 |
·“蒙太奇”处理 | 第40-41页 |
·荧光强度值的获取 | 第41-42页 |
·Time Course实验数据的处理 | 第42页 |
·图象标尺的添加 | 第42-43页 |
6 几个注意问题 | 第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4页 |
第三章 梨自花与异花授粉后花粉胞内游离Ca2+分布变化的比较 | 第44-54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44-4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5-50页 |
·授粉前花粉荧光标记及其对花粉萌发率的影响 | 第45-46页 |
·自花授粉后花粉胞内游离游离Ca~(2+)分布的变化 | 第46-50页 |
·异花授粉后花粉胞内游离游离Ca~(2+)分布的变化 | 第50页 |
3 讨论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第四章 离体条件下花柱RNase对花粉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变化的影响 | 第54-7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4-55页 |
·材料 | 第54-55页 |
·方法 | 第5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5-68页 |
·花柱S-RNase的提纯及RNase活性染色 | 第55-57页 |
·RNaseT_1对花粉[Ca~(2+)]_i变化的影响 | 第57页 |
·RNaseA对花粉[Ca~(2+)]_i变化的影响 | 第57页 |
·花柱S-RNase对自花花粉[Ca~(2+)]_i变化的影响 | 第57页 |
·花柱S-RNase对异花花粉[Ca~(2+)]_i变化的影响 | 第57页 |
·花柱不含S-RNase的可溶蛋白对花粉[Ca~(2+)]_i变化的影响 | 第57-68页 |
3 讨论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第五章 梨自花及异花授粉对花柱自发荧光的影响 | 第72-8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72-7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73-78页 |
·未授粉花柱的自发荧光值 | 第73-74页 |
·授粉后花柱的自发荧光值 | 第74-78页 |
3 讨论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第六章 综合讨论 | 第82-91页 |
1 梨自不亲和性反应钙信号转导研究方法的建立 | 第83-84页 |
2 Ca~(2+)参与花粉-柱头之间的识别过程 | 第84-85页 |
3 花柱S-RNase与Ca~(2+)的协同作用 | 第85-86页 |
4 亲和及不亲和性授粉后花柱的反应 | 第86-87页 |
5 尚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工作的方向 | 第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1页 |
小结 | 第91-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