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戏剧文学论文

近代戏剧的传承与开拓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引论 近代戏剧的生成及特征第9-19页
第一章 戏剧表演风格与审美观念的近代变革第19-35页
 第一节 京秦旋风与男旦风潮第19-24页
 第二节 风云际会与黄腔崛起第24-28页
 第三节 德艺双馨与审美趣味的转移第28-31页
 第四节 时运交移与戏剧观念的进一步变革第31-35页
第二章 延续与变迁:“京派”与“海派”第35-50页
 第一节 京派、海派之名与实第35-39页
 第二节 京徽争胜与南派京剧的形成第39-42页
 第三节 京剧改良与海派京剧的发展第42-46页
 第四节 海派文化对传统京剧思维的消解与激活第46-50页
第三章 传统剧目的新变第50-66页
 第一节 近代剧目之来源第50-55页
 第二节 以艺人为中心编剧体制的形成第55-60页
 第三节 以表演为中心剧本型态的确立第60-63页
 第四节 舞台演出文本的成熟与定型第63-66页
第四章 艺人新编历史剧的风行第66-97页
 第一节 艺人历史剧溯源及其主题倾向第66-71页
 第二节 大众价值观念与艺人历史剧创作第71-80页
 第三节 大众审美取向与艺人历史剧创作第80-92页
 第四节 类型化倾向在艺人创作中的极端发展第92-97页
第五章 近代时事剧创作的繁盛第97-119页
 第一节 时事剧沿革及近代士风的转变第97-101页
 第二节 忧乱伤离:近代前期时事剧创作第101-104页
 第三节 政治剧曲之丰碑:近代后期时事剧创作第104-113页
 第四节 报章体的渗透与近代传奇杂剧创作第113-119页
第六章 戏曲理论家视野中的近代戏剧观念第119-131页
 第一节 戏曲观第119-121页
 第二节 近代悲剧观念的变迁第121-125页
 第三节 意境论第125-127页
 第四节 骈史观:以诗人之心,行稗官之志第127-131页
第七章 高台教化、新民救亡与戏曲改良第131-145页
 第一节 高台教化:传统戏剧教化观第131-132页
 第二节 以戏救国:近代前期戏剧教化观第132-134页
 第三节 新民救亡:近代后期戏剧教化观第134-139页
 第四节 戏曲改良的理论建树第139-145页
第八章 舞台实践观念的开拓与更新第145-161页
 第一节 场上之曲与声歌之道:吴梅的舞台实践论第145-147页
 第二节 无声不歌,无动不舞:齐如山的舞台实践论第147-152页
 第三节 汪笑侬舞台实践观念的开拓与更新第152-154页
 第四节 新剧改良的舞台实践论第154-161页
余论 近代戏剧的地位及影响第161-163页
附录一: 近代京剧剧目之著录第163-179页
附录二: 传奇杂剧对京剧的渗透第179-191页
附录三: 近代戏剧史编年第191-320页
附录四: 参考书目举要第320-328页
后记第328页

论文共32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指数化投资理论与实证分析
下一篇:航天公司内联网VPN的体系结构及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