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1 前言 | 第6-12页 |
·氟烷基因的作用机理 | 第6页 |
·氟烷基因连锁群 | 第6-7页 |
·氟烷基因定位 | 第7页 |
·氟烷基因(或RYR1/CRC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 | 第7-8页 |
·氟烷基因型的鉴别 | 第8-10页 |
·氟烷测定法 | 第8页 |
·血液遗传标记鉴定法 | 第8页 |
·DNA诊断法 | 第8-10页 |
·探针检测法 | 第9页 |
·PCR-RFLP法 | 第9-10页 |
·氟烷基因在各个猪种中的分布 | 第10页 |
·氟烷基因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 第10-12页 |
·氟烷基因对生长性状的影响 | 第10-11页 |
·氟烷基因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 第11页 |
·氟烷基因对胴体品质和肉质的影响 | 第11-12页 |
2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2页 |
3 试验方案 | 第12-18页 |
·试验猪群 | 第12-13页 |
·所需仪器设备 | 第13页 |
·试剂及配制 | 第13-15页 |
·采样 | 第15页 |
·氟烷基因型的检测 | 第15-17页 |
·基因组DNA抽提 | 第15页 |
·氟烷基因PCR扩增 | 第15-16页 |
·氟烷基因PCR扩增体系 | 第16页 |
·PCR反应条件 | 第16页 |
·PCR产物的检测 | 第16页 |
·PCR扩增产物的RFLP分析及氟烷基因型判定 | 第16-17页 |
·酶切反应体系 | 第16页 |
·酶切电泳 | 第16页 |
·基因型判定 | 第16-17页 |
·氟烷基因PCR产物的序列分析 | 第17-18页 |
·测序品种及数量 | 第17页 |
·氟烷基因扩增产物的回收 | 第17页 |
·测序反应 | 第17页 |
·测序反应产物的纯化 | 第17页 |
·上样 | 第17-18页 |
·数据分析 | 第18页 |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18-26页 |
·地方猪种氟烷基因型检测结果与分析 | 第18-20页 |
·基因组DNA抽提 | 第18页 |
·氟烷基因特异片段的PCR扩增 | 第18-19页 |
·Hal基因PCR-RFLP分析 | 第19-20页 |
·猪氟烷基因PCR产物序列分析结果 | 第20-26页 |
·氟烷基因PCR产物回收 | 第20页 |
·氟烷基因PCR产物序列多态性 | 第20-25页 |
·氟烷基因PCR产物序列 | 第20-21页 |
·猪氟烷基因PCR产物多态位点 | 第21-22页 |
·氟烷基因PCR产物序列间的转换(TS)、颠换(TV)、同义突变(Ks)与非同义突变(Ka) | 第22-23页 |
·序列碱基组成 | 第23页 |
·氟烷基因PCR产物在各品种内和品种间的差异比较 | 第23-24页 |
·遗传距离 | 第24-25页 |
·猪氟烷基因659bp编码区的氨基酸序列 | 第25-26页 |
·猪氟烷基因659bpDNA区域的内含子与外显子的结构 | 第25页 |
·氨基酸序列的变异 | 第25-26页 |
5 讨论 | 第26-31页 |
·PCR试验条件的确定 | 第26-28页 |
·引物的设计与筛选 | 第26-27页 |
·DNA模板的要求 | 第27页 |
·引物模板比 | 第27页 |
·TaqDNA聚合酶 | 第27页 |
·PCR反应的缓冲液 | 第27-28页 |
·猪氟烷基因型的判定 | 第28-29页 |
·猪氟烷基因多态性 | 第29-30页 |
·氟烷基因多态性与PSS的关系 | 第30页 |
·序列分析中所需实验条件的确定 | 第30-31页 |
·PCR扩增产物特异性对测序质量的影响 | 第30-31页 |
·测序反应后反应模板的纯化 | 第31页 |
·测序反应模板用量对测序质量的影响 | 第31页 |
6 今后的研究与发展前景 | 第31-32页 |
7 结论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8页 |
英文摘要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附录: 猪氟烷基因PCR产物DNA序列 | 第40-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