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生产管理论文

QFD在质量信息传递中的运用研究

1 绪论第1-23页
   ·选题意义与背景第11-20页
     ·问题及其重要性第11-14页
     ·理论与方法、研究进展综述第14-19页
     ·研究目的第19-20页
   ·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第20-23页
     ·问题的阐述第20-21页
     ·研究内容第21页
     ·基本框架第21-23页
2 质量与质量信息传递基本模式第23-47页
   ·引言第23-24页
   ·信息与信息传递第24-32页
     ·信息第24-28页
     ·信息传递第28-30页
     ·人类活动中信息资源的特殊性第30-32页
   ·质量的理解第32-36页
     ·质量观念的演变第32-33页
     ·质量的内涵第33-34页
     ·质量外延认识模糊的原因分析第34页
     ·质量概念外延的界定与划分第34-36页
   ·质量信息第36-41页
     ·产品质量的形成第36-37页
     ·产品质量信息特点第37-40页
     ·质量信息流第40-41页
   ·质量信息传递系统框架第41-42页
   ·质量信息传递中失真与保真第42-45页
     ·高质量信息的特性第43页
     ·“阻噪问题”的表现形式第43-44页
     ·“阻噪问题”产生的原因第44-45页
     ·质量信息传递过程中的“阻噪问题”控制第45页
   ·小结第45-47页
3 基于模糊集理论的QFD中模糊信息处理第47-74页
   ·引言第47-49页
   ·质量的模糊属性及其表示第49-53页
     ·质量特征的结构描述第49-51页
     ·适用性质量与符合性质量第51-53页
     ·模糊质量与清晰质量的转化第53页
   ·用模糊聚类方法整理顾客需求第53-59页
     ·模糊聚类原理第54页
     ·模糊聚类步骤第54-55页
     ·实例运用分析第55-59页
   ·模糊重要度的确定--群组模糊信息重要度描述模型第59-68页
     ·VOC项的重要度第60-61页
     ·市场竞争性评价模型第61-63页
     ·产品质量特征重要度评估模型第63-68页
   ·模糊综合评价第68-73页
     ·原理第68-70页
     ·因素集U到评价集V的模糊关系群组确定第70-71页
     ·模糊综合评判步骤第71-73页
   ·小结第73-74页
4 顾客需求信息建模第74-96页
   ·顾客需求分析建模第74-76页
     ·技术难点第74-75页
     ·必要性与充分性第75-76页
   ·顾客群体细分第76-77页
     ·ISO9000标准对顾客的定义第76页
     ·对顾客的定义理解第76-77页
     ·顾客的确认第77页
   ·顾客需求的分解第77-80页
     ·顾客需求分类第77-79页
     ·顾客需求结构的构建第79页
     ·顾客需求的框架表达第79-80页
   ·顾客需求信息的获得第80-83页
     ·顾客需求提取步骤第80-82页
     ·获取其它顾客信息第82-83页
   ·顾客满意评价第83-88页
     ·顾客满意的内涵第83-84页
     ·顾客满意度的确定第84-88页
   ·Kano模型融入QFD计划矩阵的集成方法第88-94页
     ·Kano模型回顾第89-90页
     ·产品或服务的性能与顾客满意度之间关系的建立第90页
     ·Kano模型与计划矩阵集成第90-92页
     ·在计划矩阵使用Kano模型方法运用案例分析第92-94页
   ·顾客需求的一致性检查第94-95页
   ·小结第95-96页
5 QFD与其他工具、方法的集成第96-109页
   ·传统QFD的缺陷第97页
     ·不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工具第97页
     ·静态特性第97页
   ·主要相关理论、工具第97-100页
     ·解决发明问题的理论(TRIZ)第97-98页
     ·田口(Taguchi)方法第98-99页
     ·统计过程控制(SPC)第99页
     ·产品特征与加工方法的关系第99-100页
   ·产品设计阶段:QFD与TRIZ、田口方法的连结第100-104页
     ·产品设计阶段的QFD、TRIZ、田口方法第100-101页
     ·QFD、TRIZ和田口方法协同作用第101-104页
   ·QFD与SPC的集成第104-108页
     ·设计与制造质量的集成-QFD与SPC集成之一第104-105页
     ·建立动态QFD--QFD与SPC集成之二第105-108页
   ·小结第108-109页
6 基于运用QFD传递质量信息的效果保证研究第109-122页
   ·引言第109页
   ·QFD小组的组织管理第109-111页
   ·质量功能展开实施中的信息交流及使用的信息技术第111-113页
     ·信息交流模型第111-112页
     ·使用的信息技术第112-113页
   ·智能化(ICAQFD结构设计)第113-121页
     ·CAQFD的一般结构及主要功能第113-115页
     ·人工智能在CAQFD中的应用第115-117页
     ·ICAQFD实现技术研究第117-121页
   ·小结第121-122页
7 结论与展望第122-124页
   ·结论第122-123页
   ·今后的研究方向第123-124页
致谢第124-125页
参考文献第125-13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第131页

论文共13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遗传算法的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下一篇:面向网络化制造的敏捷企业动态建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