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货币论文--中国货币论文--方针政策及其阐述论文

论中国当前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第一章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理论和历史第1-11页
 第一节 简述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第5-7页
  一、 设置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原因第5页
  二、 设置中介目标的依据第5-6页
  三、 中介目标的种类第6-7页
 第二节 西方国家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发展变化第7-8页
  一、 60-80年代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设置第7页
  二、 90年代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变化第7-8页
 第三节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相关理论第8-10页
  一、长期利率―凯恩斯主义的观点第8-9页
  二、货币供应量―货币主义的观点第9-10页
  三、普尔的理论第10页
 第四节 其他经济指标作为中介目标的出现第10-11页
第二章 对当前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结构分析第11-25页
 第一节 当前的现状第11-14页
  一、可控性第12页
  二、可测性第12-13页
  三、 相关性第13-14页
 第二节 M0、M1和M2与经济的相关性第14-16页
  一、M0与经济的相关性第14页
  二、M1与经济的相关性第14-15页
  三、M2与经济指标的关系第15-16页
 第三节 对基础货币的分析第16-19页
  一、货币供给量: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第16页
  二、 基础货币的基本定义第16-17页
  三、 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调控能力第17-19页
 第三节 对货币乘数的分析第19-21页
  一、货币乘数的定义第19-20页
  二、当前我国货币乘数的扩张能力第20-21页
 第四节 数据分析第21-25页
  一、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对货币供应量的贡献率第21-23页
  二、对基础货币与M1、M2的回归分析第23-25页
第三章  提高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作用的建议第25-34页
 第一节 中介目标的选择第25-27页
  一、 对利率作为中介目标的考虑第25-26页
  二、 货币供应量仍是当前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第26-27页
 第二节 基础货币管理中的问题第27-30页
  一、 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管理面临的几个矛盾第27-28页
  二、 公共市场业务是基础货币管理的轴心第28-29页
  三、 公开市场业务需要成熟的货币市场第29页
  四、 培养货币市场的基本要素第29-30页
 第三节 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改革第30-34页
  一、 准备金制度发挥的条件第30-31页
  二、 改革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要点第31-34页
参考文献第34-35页

论文共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地形辅助/惯性/GPS组合导航系统的研究与可视化仿真
下一篇:低预氧化聚碳硅烷纤维热交联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