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6-19页 |
1. 1 氢氧催化反应 | 第9-15页 |
1. 1. 1 氢氧反应概述 | 第9-11页 |
1. 1. 2 氢氧催化复合反应的本质 | 第11-13页 |
1. 1. 3 氢氧复合疏水催化过程的机理 | 第13-15页 |
1. 1. 4 氢氧催化复合反应的影响因素 | 第15页 |
1. 2 氢氧复合的疏水性催化剂 | 第15-19页 |
1. 2. 1 氢氧复合催化剂的发展状况 | 第15-16页 |
1. 2. 2 氢氧复合装置简介 | 第16-19页 |
第二章 催化剂制备与性能测试 | 第19-34页 |
2. 1 疏水性催化剂的制备 | 第19-26页 |
2. 1. 1 活性组分和溶剂 | 第20-21页 |
2. 1. 2 疏水性载体的选择 | 第21-22页 |
2. 1. 3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22-23页 |
2. 1. 4 钯附载量的计算方法 | 第23-24页 |
2. 1. 5 PdCl2有机溶液的配制 | 第24页 |
2. 1. 6 浸渍法制备Pd-SDB催化剂步骤 | 第24-26页 |
2. 2 催化剂活性评价 | 第26-30页 |
2. 2. 1 催化剂活性测试 | 第26-27页 |
2. 2. 2 催化剂活性评价系统流程简述 | 第27-28页 |
2. 2. 3 催化剂活性分析方法的建立和表示方法 | 第28-30页 |
2. 3 催化剂物理性能的测试 | 第30-34页 |
2. 3. 1 催化剂的物理结构 | 第30-32页 |
2. 3. 1. 1 催化剂的比表面、孔容、孔径分布 | 第30-31页 |
2. 3. 1. 2 催化剂的堆密度ρh | 第31-32页 |
2. 3. 1. 3 催化剂的机械强度 | 第32页 |
2. 3. 2 钯疏水性催化剂的显微结构 | 第32页 |
2. 3. 3 活性组分钯的价态分析 | 第32-34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34-44页 |
3. 1 疏水性催化剂Pd-SDB活性影响因素的考察 | 第34-41页 |
3. 1. 1 疏水性载体的筛选 | 第34-36页 |
3. 1. 2 催化剂活性组分附载量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36-37页 |
3. 1. 3 还原温度对制备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37-39页 |
3. 1. 4 还原时间对制备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39-41页 |
3. 2 对催化剂有效使用期限的考察 | 第41-42页 |
3. 3 催化剂物理性能的测试结果 | 第42-44页 |
3. 3. 1 催化剂物理参数测量数据 | 第42-43页 |
3. 3. 2 钯疏水性催化剂的显微结构 | 第43-44页 |
3. 3. 3 活性组分钯的价态分析 | 第44页 |
谱图说明 | 第44-45页 |
附图 | 第45-48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英文摘要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