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前言 | 第7-1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5-17页 |
1.1 材料培养 | 第15页 |
1.2 材料处理 | 第15页 |
1.3 测定方法 | 第15-1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7-38页 |
2.1 不同衰老类型小麦品种有关参数的比较 | 第17-18页 |
2.2 高温胁迫对小麦叶片光合机构的影响 | 第18-29页 |
2.2.1 高温胁迫对小麦叶片光合作用特性的影响 | 第18-20页 |
2.2.2 高温胁迫对小麦叶片光能转化效率的影响 | 第20-23页 |
2.2.3 高温胁迫下小麦叶片超微结构的变化 | 第23-24页 |
2.2.4 高温胁迫下小麦叶片可溶蛋白含量的变化 | 第24页 |
2.2.5 高温胁迫下小麦活性氧代谢与叶片光合机构的关系 | 第24-29页 |
2.2.5.1 高温胁迫对小麦叶片活性氧非酶清除系统的影响 | 第24-25页 |
2.2.5.2 高温胁迫对小麦叶片活性氧酶清除系统的影响 | 第25-28页 |
2.2.5.3 高温胁迫对小麦叶片膜脂过氧化程度的影响 | 第28-29页 |
2.3 氮素营养对高温胁迫下小麦叶片光合机构的调控作用 | 第29-38页 |
2.3.1 氮素营养对高温胁迫下小麦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29-31页 |
2.3.2 氮素营养对高温胁迫下小麦叶片光能转化的影响 | 第31-33页 |
2.3.3 氮素营养对高温胁迫下小麦叶片可溶蛋白含量的影响 | 第33-34页 |
2.3.4 氮素营养对高温胁迫下小麦叶片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 第34-38页 |
3 讨论 | 第38-43页 |
3.1 高温逆境影响叶片光合机构的机理 | 第38-41页 |
3.2 氮素营养对高温胁迫下叶片光合的调控机理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50页 |
英文摘要 | 第50-53页 |
图版及图版说明 | 第53-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附录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