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论文--地基基础论文--人工加固地基论文--浅层和深层机械加固(压密)论文

粉体喷射搅拌桩的承载特性研究

第一章 绪论第1-14页
 1.1 粉喷桩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第8-14页
  1.1.1 概述第8-10页
  1.1.2 优点和适用范围第10-11页
  1.1.3 发展前景第11-12页
  1.2.1 试验研究第12-13页
  1.2.2 计算机模拟分析粉喷桩单桩承载特性第13-14页
第二章 粉喷桩法加固软土地基的基本原理第14-26页
 2.1 水泥土的加固机理第14-16页
  2.1.1 水泥的水解和水化反应第14-15页
  2.1.2 粘土颗粒与水泥水化物的作用第15页
  2.1.3 碳酸化作用第15-16页
 2.2 水泥土桩的荷载传递特性第16-20页
  2.2.1 复合地基概述第16页
  2.2.2 水泥土桩的荷载传递机理第16-20页
 2.3 粉喷桩的设计计算第20-26页
  2.3.1 加固型式选择和加固范围确定第20-21页
  2.3.2 搅拌桩的计算第21-26页
第三章 水泥土性质的试验研究第26-48页
 3.1 粉喷桩现场载荷试验第26-33页
  3.1.1 试验概况第26-27页
  3.1.2 试验成果第27-33页
 3.2 水泥土的室内配合比试验第33-48页
  3.2.1 试验目的第33-34页
  3.2.2 试验设备及材料第34-35页
  3.2.3 试件的制作和养护第35页
  3.2.4 试件的养护方法第35页
  3.2.5 水泥土的物理性质第35-36页
  3.2.6 水泥土的力学性质第36-48页
第四章 承载特性计算机模拟的基本原理第48-62页
 4.1 数值计算研究现状及概述第48-50页
 4.2 桩土受力模型的建立第50-56页
  4.2.1 桩体、土体的本构关系第50-51页
  4.2.2 非线性分析的基本过程第51-54页
  4.2.3 有限元分析的单元类型第54-56页
 4.3 计算机模拟分析的前处理过程第56-58页
  4.3.1 概述第56-57页
  4.3.2 网格划分第57-58页
  4.3.3 有限元构模的一些考虑第58页
 4.4 ADINA84实现结构分析第58-60页
  4.4.1 ADINA84概述第58-60页
  4.4.2 ADINA84数据卡与接口1的设置第60页
 4.5 POSTS实现后处理第60-62页
第五章 工程实例分析第62-70页
 5.1 桩土特性对桩基沉降的影响第62-66页
  5.1.1 基本假定及模型选取第62页
  5.1.2 桩、土的特性对沉降的影响第62-66页
 5.2 工程实例的计算第66-70页
  5.2.1 工程概况第66-67页
  5.2.2 计算分析第67-70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0-73页
参考文献第73-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韩非“务法不务德”的教化思想
下一篇:唐代关中地区的水、旱灾害与水资源问题